你记得纵横家们的玩法吗?庄家永远都是躲在幕后,幕前都是小弟在互撕。你们这么快就暴露了自己。你的敌人就是我的朋友,谢谢你把我的盟友都推给我。哦,对了,我记得鬼谷子好像说过:圣人之道阴,愚人之道阳。
忽然,剧情神逆转,朱棣居然后发制人了。啥叫神之一手?
“允炆呐,这盘棋,你从一开始就下输了,你亲自把自己的后路给断了,记住叔叔的忠告:如果有来生,千万别暴露的太早,千万别听腐儒的,千万不要太自信。”
四
人生总有很多猝不及防。
等一直自我感觉良好的朱允炆回过神来的时候,一切为时已晚,朱棣军团已经攻到江北,这特么就尴尬了。
“孝孺啊,咱们说好的志在必得呢,你不是说三个月就灭掉朱叔叔的吗,这都三年了?要不朕先……”
朱允炆见势不妙,准备开溜。但是他没料到方才子下面的举动:
孝孺力请守京城以待援兵,即事不济,当死社稷。
“大哥,千万别当胆小鬼啊,大不了以死殉国”,见自己的智囊不同意,朱允炆的内心机会是崩溃的,好好的一盘好棋给下输了。但是输人不输阵,这是明朝皇帝最大的毛病,他们很擅长死要面子活受罪,朱允炆是如此,后来的朱由检也是如此。为了面子,硬是死扛,有人称之为气节。其实就是死脑筋。或许到最后的一刻,朱允炆和方孝孺还站着长江边上,凝视北方:
“爱卿,让我们一起用道德感动他们吧,我们是道德之师,是仁义之师。”
终于他们失败了,道德在这东西在朱棣眼里就是个屁。朱元璋曾经说过:世界属于读书人的。所以他把朱熹理学定为官学。但是他忘了说下一句:这个世界有时候也是属于流氓的,他自己就是真实案例。
流氓从来不讲理,只讲利益。
该来的始终还是会来,不久燕兵入城,建文帝自焚,这一天,方孝孺被抓进监狱。
以前我始终想不明白,为什么方孝孺劝阻朱允炆死守南京,以身殉节?写到这里我明白了,这就是儒家的道德使然吧。
毕竟逃跑了多不酷,一点也不是君子所为。真是猪一般的队友,这样的人,赢了才是奇迹?
接着大明王朝最悲伤的一幕发生了:
方孝孺内心似乎在像朱允炆证明着什么:“皇上你看,微臣也不跑,哪怕朱棣就站在我面前又能怎样?”
果然他故意激怒朱棣,朱棣威胁他说:“你不怕我灭你九族吗?”
方孝孺忽然道德感爆棚的说:“你诛我十族又如何?”
于是他就真的被诛了十族,就因为他一句话,使他成了一个道德模范。顺带着让837人跟他一起陪葬,而那837人姓甚名谁,无人知晓,有襁褓中的婴儿,有柔弱的女子,有无辜的学生。
方孝孺认为这是他的深谋远虑,感天动地:“我要用方家837条人命谴责你,用道德谴责你。”
可是,历史告诉我们,朱棣实际上作为一个皇帝做的还不错,奠定了明朝兴盛的基础。
那么,就真的尴尬了。
六
关于深虑,鬼谷子也说过比如:心安静则神策生,虑深远则计谋成。但是你放心好了,方孝孺说的一定不是这个意思,为此他还写了一篇《深虑论》:圣人,非法术之所能制,不敢肆其私谋诡计,而唯积至诚,用大德以结乎天心。意思是说:做人真诚点,不要用阴谋诡计,要用道德来感动一切。
每次读到这段话,我都会想说,这朱允炆输的根本不是偶然啊,这根本就不可能赢嘛。 就如蔡东藩先生评价的那样:方孝孺一迂儒耳,观其为建文立谋,无一可用,亦无一成功。
他就是个读书人,沉浸在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梦想里的人,却从未想过世界如此现实与残酷。人跟树一样,越是向往阳光,他的根就要扎进黑暗的大地。不知死焉知深,不知黑焉知白?
他信守道德,却不知讲道德是要看人的,如鬼谷子所言:非独忠、信、仁、义也,中正而已矣。圣人之道并不是单纯讲求忠心、诚信,仁爱、道德,不过是在维护不偏不倚的正道而已。
道德是一种自我修养,但是作为我们现代人,如果一个人的嘴里永远是“之乎者也,仁义道德”,或许未必能修成圣人的正果,反而沦为一个眼高手低,满嘴大道理的人,那不是迂腐又是什么呢?
千百年来,有多少忙着修炼道德,却对人心一无所知的人呢?道德与谋略,本身都是一种修行,都是一种工具而已,方孝孺尚且不谙此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