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持人:宋如郊
工作室背景信息
主管:华南师范基础教育与研究院;
主持人:宋如郊,深圳市南山区师范大学南山附属部教师;
成员构成:王娣,深圳市南山区北京师范大学南山附属学校,任工作室秘书
刘素娴,深圳市福田区红岭中学
席丹青,深圳市福田区新洲中学
巩敦华,深圳市福田区皇岗中学
赵而庆,深圳中学
鲍旭亮,深圳第二高级中学
莫毅,深圳市南山区蛇口学校;
跟岗学员:胡丹,深圳市南山外国语学校
庞军良,深圳市龙岗区龙城高级中学
刘日光,深圳市宝安区西乡中学
林莲,云浮市云硫中学
沈娟,云浮市泷州中学
潘日浩,湛江市湛江师院附中
康文利,湛江一中
陈彦衡,湛江二中
王淑敏,湛江四中
陈彩曼,湛江市徐闻中学
李四方,湛江市吴川一中;
跟岗:2010年10月20日--11月10日;
跟岗地点:深圳市南山区北京师范大学南山附属学校,。
第一部分任务与困难
一、工作任务
根据广东省教育厅统一部署和华南师范大学基础教育培训与研究院的具体安排,结合本工作室及所在学校的实际,工作室成员共同确定了首期学员的跟岗任务:
1.听课不少于6节,上课不少于2节(其中1节为课);听课、上课后集体;听课须填写并提交听课记录,上课须提交,评课须有记录。确定该项任务旨在使学员通过听课、上课、评课学习他人长处,展示教学风采,通过互助,促进教学,提高课堂教学平。
2.听课、上课、评课结束后后撰写并提交3篇教学反思。
3.跟岗学习期间认真,撰写并提交2篇读书。工作室为每位学员免费提供《我的教育》(刘良华教授著作)等8本参考。
4.撰写跟岗学习,详细记录各项培训活动、学习观摩的收获和,该部分内容将择优选编入各期《》(拟编辑5期)并发表在主持人的上。
5.开发一节课例(文字或光盘),跟岗学习活动结束后提交。
6.完成每个人的三级课题,经过个人反复思考、修改后定稿,跟岗学习活动结束后提交。
7.跟岗学习活动结束后,提交1篇跟岗学习工作总结。
二、实际困难
1.食宿的困难。
学校周围的食宿条件良莠不齐,场所都距离学校较远,且费用普遍偏高。来自云浮和湛江的学员工资待遇不高,承担能力有限,我们只好立足校内解决食宿问题。主持人经过一系列的、请示、汇报,自下而上向学校各级做工作,把学员住宿的时间、房间、收费标准、条件和等问题基本解决。但是学校仅能够挤出的少量学生宿舍,住宿条件一般,设备陈旧,只好请学员2人挤在一间房内,家在深圳本地的则其"走读"。学生宿舍缺乏管理人员,被褥得不到及时的清洗和消毒,致使部分学员皮肤过敏,身体不适。
就餐方面,主持人同样在学校的管理架构内做了一圈工作,确定了学员就餐的人数、模式、收费标准等。学校的食堂主要面向中学生,对于成年人来说,饭菜过于单一,偏咸、偏辣、油腻口重、煎炸多。20天内,学员吃学生伙食,许多人上火,有的胃不舒服,始终难以适应。有一位学员吃清真餐,而学校食堂无法提供,该学员只能在校外很远的地方找清真餐厅就餐。
上其他困难也存在一些,但是在大家的共同努力下,用智慧和忍耐大都克服了。
2.教学的困难。
学校的总课表是按照分层教学的需要安排的,们的课很难串动。为了接待11位学员,学校教学处费了很多周折设计出一个新课表,保障学员跟岗学习任务的顺利完成。但是这打乱了许多教师的教学,他们不得不调整进度和内容,重新教学活动。另一方面,学校出于稳定教学秩序的考虑,只能安排主持人所任教的班级作为学员上课的班级,被学校安排的班级学生平时的语文上课被打乱,在2周时间内面对11位"新"教师轮流上课,且每节课都有很多人挤在班级听课,很不适应。
学员面对生疏的、陌生的学生,在很短的时间内无法和学生形成良性互动,又加上11人都在同一个教学空间内活动,加剧了教学心理的"拥堵感"。在教学活动中很难做到得心应手,有的学员表示自己的真实水平难以发挥。加之备课少,一时难以解决,给学员造成诸多不便。
面对这些困难,工作室全体人员群策群力,互帮互助,资源共享,智慧共享,同舟共济,比较圆满地完成了跟岗学习的任务。
3.科研的困难。
第一,资料不足,信息不畅。学员的个人课题不尽相同,都需要查阅大量资料。学校的图书馆本来承担全校学生的阅读课已经应付不暇,学员往往又时间比较紧,所以学员的要求很难满足;工作室所在教室原本是学生的午休室,建筑时没有设计网的管线,学校的网络用不上,后来使用无线设备基本解决了上网的问题,但是信号不稳定,总出问题。
第二,时间紧,任务重。学员的日常工作排得非常满,每天的任务都很多,有大量的信息需要处理,难以静下心来搞课题。为解决这个困难,学员不约而同了加班加点工作这个办法。在跟岗学习期间,据学校的保安、巡逻值班人员统计,工作室的灯光每天都亮到深夜,双休日的夜晚从没有熄过。
第三,双重任务,形成干扰。跟岗学习的教师都是学校的教学、科研骨干,有的担任一定的行政职务,来工作室跟岗学习之前,所在单位或多或少委派了他们一些任务,他们要一边进行跟岗学习,一边努力完成他们各校安排的任务。还有一些临时性的任务,比如,有的学校某个重要安排需要学员、落实;有的学校校领导有个发言稿要学员完成;有的学校语文组或科研室有要上交,需要学员尽快完成;有的学校正在为迎接某个评估做准备,要求学员中断学习全力以赴搞评估;深圳一个学员因为学校的事务性工作和管理的任务都很重,只得两边跑,非常辛苦和疲劳。凡此种种都对学员的正常跟岗学习形成了一定的干扰。
第四,研讨,屡屡受阻。跟岗学习的一项重要职能就是让学员可以借助这个平台获得难得的开阔教学眼界,扩大学术视野,亲身感受著名的文化资源,提高学术交流能力,巩固兴趣和职业。本次培训的指导的学者专家也在培训主持人的课堂上强调这一点,并且指出游学传统在跟岗培训过程中的重要价值,倡导工作室组织有意义的游学活动。根据上级的这一,工作室在充分酝酿、论证的基础上,精心选择游学目的地和游学、内容,精心组织,利用紧张学习的间隙进行了一次游学活动。这次交流研讨获得所有学员的人热烈欢迎和高度,大家收获很大。但是在组织该活动之初,就有云浮市某学校的领导不支持该校的骨干教师参加活动,该校领导采取拖延的办法,既不表示支持,也不表示反对,无论学员怎样请示就是不。最后学员不愿难得的交流机会,自费前往。湛江某学校的领导干脆明确表示不支持学员参加外出交流研讨的活动,学员无奈只好自费参加。…工作室为了学员回单位报销方便,特制定了《关于要求广东省教师工作室跟岗学习成员参加游学活动的函》请学员带回学校。
第二部分过程和做法
一、充分准备,保障有力
1.建章立制,加强建设。
①制度建设
根据上级文件精神制定了工作室几项基本规章制度:《广东省首批教师工作室章程》《广东省首批教师工作室管理制度》《广东省首批教师工作室职责》《广东省首批教师工作室培养计划》,印刷并粘贴上墙;制定了《首期工作室学员入室要求》,《工作室首期学员跟岗学习考勤记录》《工作室首期学员跟岗学习单》《关于请假的规定》《广东省教师工作室跟岗学习学员作息时间表》等用以规范学员的活动;印刷上级关于跟岗学习要求的文件以备学员学习遵照。
②信息建设
工作室提前准备了为学员提供的学习资料。主要有《我的教育自传》(刘良华著)、《中学语文名师教学艺术》(其中有我校特级教师杨先武的专章)、《美国语文教育》(我校教师、工作室秘书王爱娣老师著)、《语文人》(1-2集,介绍语文界的代表、典型的教育教学)、《语文之道》(介绍30年以来的语文改革发展历程,突出重大事件)及《春风化三十年》(全国中语会成立30周年纪念专辑),刘良华教授的《我提倡的开题报告的》等。打印《教师工作室人员联系信息表》《教师工作室人员新浪博客地址》方便工作室人员沟通联络。
③硬件建设
在学员入工作室之前,主持人已经向学校提交了《教师工作室建设申请报告》《广东省教育厅项目--宋如郊教师工作室布置要求》,学校领导非常重视,召集相关部门作了指示,相关部门积极配合,在短期内配齐了工作室的基本硬件。为跟岗学习做好了相应的物质条件准备。
2.跟岗信息,有效沟通。
学员报到前,主持人通过手机和邮箱与学员保持畅顺的信息联络,要求学员预先准备并提交相关材料(个人、省级骨干教师申报表、代表个人水平的公开课录像、代表性科研成果的复印件、荣誉及获奖证书复印件、近期照片等)以备工作室存档;征求学员对跟岗学习活动的要求和建议,个人的特殊声明等。以上材料请学员发送到主持人信箱,主持人则将学员十分关心的《跟岗学习工作计划》《跟岗学习工作指南》发在广东省名师工作室的工作博客上,供大家参考。
3.接待工作,周到细致。
2010年10月20日全天报到,工作室事先为学员提供了交通指引,来到工作室后,为每个学员发放提前制作好的胸牌,学员凭借胸牌可以出入校园和学校所在的小区(事先与小区做好了沟通,学员的名单在管理处作了备案),可以在校内图书馆、阅览室查阅资料,可以免费使用所有体育场馆,可以免费在校医室就医等;为每位学员准备了资料袋,有关材料都装进袋子里,便于学员参考、使用;工作室的几位成员全天接待报到,陪员介绍校园、熟悉食宿环境、缴费、搬运行李等。当天晚上,主持人所在学校杜中臣校长会见了全体学员,代表学校欢迎大家到广东省教师工作室来跟岗学习,并和大家进行了热烈的交流,着重向大家介绍学校的办学理念和学校经营发展战略。
二、明确任务,增进了解
为了让学员进一步明确跟岗学习的任务,特制定了《工作室学员发展计划》《省骨干教师跟岗学习课题记录》《省骨干教师跟岗学习备听评记录》《省骨干教师跟岗学习上课记录》《省骨干教师跟岗学习开发优秀教学案例及课例记录》《省骨干教师跟岗学习公开课、研讨和专题讲座记录》《省骨干教师跟岗学习进行科研课题研究记录》《省骨干教师跟岗学习教学反思及读书笔记记录》《省骨干教师跟岗学习完成三级课题开题报告情况记录》《省骨干教师跟岗学习日志撰写情况记录》等,以期强化大家明确、清晰的跟岗学习意识,有序有据地开展跟岗学习活动。
2010年21日上午9点,在北京师范大学南山附属学校广东省教师工作室,举行了简短的开班仪式,跟岗学习正式开始。主持人宋如郊与大家一起学习上级下发的有关跟岗学习文件,研讨工作室本次跟岗学习的目标、任务、计划和工作内容,取得了一致意见。学员进行个人情况交流,分别介绍了自己的教育教学、理念、业绩和打算,气氛热烈。
下午由主持人所在学校的主管领导余若海副校长作报告,详细、系统、全面的向大家介绍学校的办学机制和特色,学校创办10年来的发展、创新之,办学的巨大成果,学校教育教学教研活动开展,新课程改革的教学中的探索和收获等。学员对学校的办学模式、教学环境、本校拥有广东省教师工作室的原因有了全面的了解。
二、整合资源,立意高远
1.团队,资源共享。
本工作室充分发挥地缘优势,利用区域内广东省教师工作室分布密集、联系紧密、临近深圳大学等有利因素,充分展开团队合作,积极推动资源共享。工作室主持人之间密切沟通,利用自身影响和各种关系,邀请学者、专家为工作室做专场报告,开专门讲座。为此,各个工作室主持人数次专门开会研讨,调整各自时间和项目安排,力争步调一致。本工作室得以参加了由张和平、夏献平、宋鹏君、何莹娟、茹清平等主持人组织、安排的一系列精彩的学术活动,由本工作室组织的学术活动也同样得到了上述主持人以及胡兴松、宋文钦主持人的大力支持。这种共享智慧的活动受到了所有学员的欢迎和赞誉。
2.专家引领,高屋建瓴。
2010年10月22日上午9点,刘良华教授的报告拉开了南山区6个工作室的专家引领之旅。刘良华教授专门就跟岗学习的核心问题--听课、评课与研究的--进行了理论阐述和实例。提出了全新的学习观和资源观,强调恢复"游学"传统的重要意义。刘良华教授向全体学员提出了具体而有深度的要求,要求学员成为具有三种境界的人。第一个境界:由听者而观者而读者。即倾听,成为真正有教养的人;学会,在实践中把听课变成一种观看,然后自己成为参与的观看者;学会读书,让我们一起变成强大的读者。并提出了"宁静生慧""成为真正的读者,遇事生慧""成为一个交往着""探索走第三条路"等观点,号召大家"成为一个宁静的阅读者"。第二个境界:学员不仅要听讲座,而且做听课笔记;不仅观课,而且写观察日志;不仅读书刊,而且写教育。提出把读书笔记串联到某个研究上。第三个境界:学员不仅要更新观念,而且要把新观念变成教学改革;不仅做教学改革实验计划,而且把改革实验计划变成真实的教学改革行动。刘良华教授举出实例,具体地讲述三个改革或三类行动研究(教学方法的改革、教材的改革、学生的研究))的开展原则、方法、途径、形态和表达。提出"教师研究的最重要的主题就是持久地研究(关注)几个学生""由几个学生的研究带动全部""探究--反馈--自学,最主要的是自学,自学要能反馈和校正""自学第一位,探究第二位,反馈(合作第三位)""不要追求特色,要追求真理""我要有自己的关键词,又要有真理,两者如何结合?把别人做的真理用你的词语表达出来""任何学生,你要了解他了,都会被"等观点,《》()。最后,刘良华教授勉励了在场的广东省教师工作室主持人和全体学员。
本教师工作室又组织学员聆听了著名学者、百家讲坛主讲教师、深圳大学的姜安教授,著名语文学者、省教育张玉新教授,德育专家、育才中学特级教师陈晓华老师,深圳大学许晋如,教科院杨四耕教授,南山区教研室副主任、著名语文学者唐建新先生,著名语文特级教师杨先武先生,深圳市语文学科带头人、中美母语教学研究专家王爱娣女士所做的报告。上述活动使学员学术视野开阔,教育教学思想有所进益,综合收获丰富。
3.同行切磋,广收博采。
工作室全体成员深刻地到,跟岗学习的核心是课堂教学,跟岗学习的途径是在课堂中学习教学。工作室所在的北京师范大学南山附属学校高中部语文组是一个高素质、高水平的教学团队,语文多,科研成果丰硕,影响比较大。工作室充分利用了这一个先天优势,与学校进行协商,调整了教师授课表,让跟岗学习的学员都能够进入这些老师的课堂观课。观课结束后与这些老师座谈交流,深入研讨,气氛热烈,收效良好。
工作室充分发掘、利用周边资源。在得知深圳市语文教研室将在深圳第二高级中学组织全市新晋语文特级教师进行公开教学展示活动的后,工作室与主办方取得了联系,调整了校内原定的教学计划,积极参加该次活动。三名特级教师执教的课题分别是《捡麦穗》《荷塘月色》《想北平》,他们的课获得了学员的好评,学员从中学到了新东西,各有所获。
三、同伴互助,合作提升
按照上级关于跟岗学习的要求,工作室加大了跟岗学习期间学员个人课题的确立、研究的指导工作。工作室成员为学员们作了专题辅导,聘请全国中语会的学术委员张玉新教授专门做了中国教育学会中学语文教学专业委员会"十一五"重点课题《语文学习策略研究》的情况介绍,工作室确立的子课题《语文知识的积累与读写策略的对提高语文课堂质效的行动研究》做了开题辅导报告。工作室组织研讨了跟岗学习教师的十一个课题,进行了初步的论证和通过。学员围绕课题进行了多次研讨活动,针对课题中存在的问题进行了认真、严谨的,在讨论的基础上,大家对自己的课题进行深入反思,经过反复修改,最终形成了各位学员的课题申报表。这个学习过程使学员认识到,校本教研既需要有一个不懈、求实探索的精神,也需要同伴互助,在合作中切实有效地提升自己的能力和水平。
四、沉入课堂,听评互动
跟岗学习的重要特征是在课堂中交流提升,师徒之间、同伴之间是互学、互助、互促、共进的和谐关系。主持人多次为学员上示范课,所有学员都认真听课,课后参与评课;无论哪个学员上研究课、汇报课,主持人和其他学员都积极听课,课后认真进行,并作记录。在跟岗学习期间,每位学员上课都达到了2节,许多学员主动要求多上课,有人上课3节以上,本工作室共计进行公开教学近30节,主持人和学员都沉浸在课堂中,气氛浓郁,听评互动,共同提高。
五、汇报展示,争奇斗艳
工作室为学员搭建了和谐宽松、展现、自主发展、共同提高的平台,按照跟岗学习要求,请每位学员上了一节富有的汇报课,课题内容是高二语文人教版必修五的第四单元。跟岗学习学员精心准备,精心组织课堂,精心施教,课堂教学风格各异,色彩缤纷。北京师范大学南山附属学校的学生非常欢迎各位老师,对跟岗学员的课评价很高。
跟岗学习过程中,工作室特别注意资料档案建设工作,所有学员的常规课、汇报课都进行了录像,作为工作室的资料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存档。
六、游学交流,增长见识
工作室在紧张工作的间隙,组织学员选择距离较近、文化资源深厚的进行了一次游学活动,先后访问了胡适、陶行知的文化故里和文化遗迹,探访了徽派文化的典型展示区域,参观了世界和文化遗产的杰出代表地。这次文化之旅虽然充满困难,但是大家开阔了视野,增长了见识。
第三部分效果与反思
跟岗学习虽然只有短短的20天,但是由于采用了"完全脱离原岗,集中一线课堂,名师骨干互动,三位融为一体"的培训模式,不同以往,特别符合教师职业的规律,特别满足教师个人发展的需要。富有创新性,富有挑战性,富有时效性,也引发了一些思考。
一、开阔了眼界和思维
所有学员都感觉到,自己跟岗学习开阔了眼界,活跃了思维,坚定了理想和信念。观课、听报告、听讲座、研究性读书,犹如头脑风暴,心灵洗礼。
"过瘾,听取诸位专家讲座,如享饕餮大餐,真是过瘾。"
"这几位专家,不愧为大内高手,专业功底自不必说,单是他们过人的学识、犀利而智慧的言辞、独特而令人过目的人格魅力,便令我叹为观止。""刘教授冷峻而深刻的面容、姜博士深邃冷静的眼神、张教授温和而专注的神态,引我们进入了一个纯净的世界,让我明白了什么叫丰富、什么叫智慧、什么叫…唯有自己真正宁静,沉下心来做点事、教好书,方能致远,方能将我们的弟子们带到理想的彼岸。"
"忙,却享受着这个过程。"
"名师工作室,真好!"(胡丹:《跟岗学习体会》。博客地址:)
"是的,在教学上,授之以鱼,不如授之以渔。如果我们能从自身实践出发,把那些已被是好的学习方法传授给学生,让我们的学生从老师的学习里吸收营养,培养良好的语文学习习惯,这不正是学生的期待吗?学生有正确的学习方法和良好的学习惯,我们还需担心学生学不好语文吗?(沈娟:《把自己的交给学生》。博客地址:)
"在十多年的高中语文教学工作中,我一直意欲走出急功近利、只向狂奔的怪圈,但因压力重重、阻力强大,又因我势单力薄,信心不足,我一直都是心在动,却不敢"轻举妄动"。为此,我又相当彷徨、迷惘,甚至极度不安。现在,我听了多位教改领航人的报告后,深深地体会到改革、创新、突破在教育工作中的重要性和必要性。
"那么,我还怕什么?"(沈娟:《跟岗学习日志三》。博客地址:)
"张教授的讲座让我明白语文教师的成长需要不断探索,敢于创新。这是一条需要付出汗水和心血的成长之路,但我愿意尝试。"(沈娟:《跟岗学习日志二》。博客地址:)
"我们彷如饱餐一场场精神的盛宴。那一场场讲座,一位位大师,以及大师们精彩洋溢的,令我们真可谓"目迷心醉",他们博大的胸怀、深邃的思想、扎实的理论功底通过如珠的妙语在我们的耳边心底如绽放。一扇扇思想的大门在我们面前洞开,让我们得以窥见了一个未曾领略到的世界。眼界,徐徐打开;心灵,历经着一场前所未有的洗礼。"(陈彦衡《跟岗学习日志》)
"一口气读完了刘良华教授的《教育自传》。这是一本让人无法不一口气读完的书,书中人物鲜明的性格、睿智的思想以及幽默的手法,都紧紧地吸引着你,让你在阅读过程中欲罢不能。"(陈彦衡:《假如我是那个叫做刘良华的孩子的老师》。博客地址:)
"听了刘良华的专题讲座《听课,评课与研究的方法》,受益匪浅"(刘日光:《广东省名师宋如郊工作室第一期简报》博客地址:)
"做一个幸福的人吧!'回归本源'!语文教学的本源其实就是语文学习之道,也就是读书之道。教育的显性功能是提高人的普遍素养。如果每个语文教师都自觉地运用语文学习之道并把它传授给学生,就等于将开启智慧之门的钥匙交给了学生。如何回归本源,其实就是刘良华教授所讲的"读书",首先把自己当作一个学习者,自觉学习,自觉读书,自觉思考感悟,自觉运用,自觉研究,在学习中培养研究能力、治学能力,学百家之长,成个人之则。只有这样,才能在教师自己提升的同时,教给学生学习之道,还学生自主学习的权利,给学生自主学习的能力,让学生在自主学习中体会到语文学科的独特魅力,也才有可能同时体会到语文的,达到教学相长,幸福生活。"(王淑敏:《回归本源,做一个自觉的学习者和引导者》)
二、收获了智慧和思想
学员们实践求道,读书悟道,感悟大师,沉浸课堂,见贤思齐,积极反思,各自收获了许多智慧和思想。
"一句句充满哲思和智慧的话语时时撞击着心胸,大脑在飞速运转着,整个报告厅就像一个巨大的磁场,几百听众都被磁场的中心牢牢地吸引着,而那个磁场的中心就是华师的刘良华教授…。
"你看他时而颔首,时而眉飞色舞,时而皱眉思索,时而口若悬河、滔滔不绝,独自在台上酣畅淋漓地表达着自己的想法,展示着个人的独特魅力。那个场景绝对是一道。在场的每一个听讲的学员都为之迷醉,深刻地感受到了他轻松幽默下的语重心长、殷殷期望。"(陈彩曼《学员日志》。博客地址:)
"读了《刘良华教育自传》后,对这个人物似乎是有了更多的了解。《的》和《做学生的故事》,让我感受到了某种召唤,吸引我的不仅仅是一个个充满生活情趣的故事,更是他融入其中的一种教育思想以及他这种言说的方式和态度。我喜欢这种方式。…充满了一种睿智的哲思。"(陈彩曼:《读书笔记之我看刘良华》。博客地址:)
"读了刘良华教授的《教育自传》一书后,让我对教育产生追问,也让我在教育方面获得不少感悟。"(林雪莲:读《教育自传》有感。博客地址:)
"教无定法,教学方法需要教师在教学实践中不断探索,不断创新。""新理念下的语文教学不仅仅是知识的传播,更重要的是指导和组织学生自主地参与学习,"教"是为"学"服务的。"(沈娟:《教学反思》。博客地址:)
"该课例给了我们一个――如果说新时期文言文教学应该完成一种新的超越与突破,那么语文课程视野下的"文言文语言教学"就要认真思考与现代汉语一脉相承的文言语言究竟在语文教学中占有什么样的地位、在培养学生语言能力的过程中有什么价值,进而出切实的汉语言特点作为文言文教学的"抓手",设计出更灵活有效的语言教学实例来。"(康文利:《寻找语文课程视野下的"文言文语言教学"》。博客地址:)
"语文教材是基本的课程资源,它是有形的,而心中的教材是无形的。地域不同,班级不同,学生不同,教材的运用也应该有所不同。教师处理教材的教法力求新颖多样,力避'千课一面'。"(康文利:《对教师创造性处理教材的认识--〈作为生物的社会〉同课异构的》。博客地址:)
"我想,教师的职业幸福就是来源于平凡、忙碌而又充实的每一天。这也许正是所谓天长地久的幸福吧!那么,我也会说我爱教师这个职业,我也会为教师这个光荣的职业贡献毕生的精力。"(李四方《做个幸福的教师》)
同时,学员们都感到,这种培训方式也让大家收获了一种互助友爱的精神,让人难忘。
"一种珍贵的。…我们这十一位学员虽然来自不同的地方,各有差异,但相互之间互助,相处融洽。在这20天里,我们经常在一起思考、讨论、探索,我们的思想进行着无数次的交流,我们的思维有着无数次的碰撞。彼此在紧张的学习过程中结下了深深的友谊,这是我们教育生涯中最难忘最珍贵的一段。因此,我们收获的不仅仅是工作室带给我们的专业知识,还有一段难得的同学情谊。相识是一首歌,相识是一种缘分,但愿我们的友谊长存、缘分不断。"(李四方:跟《岗学习总结》)
三、提升了水平和能力
学员都十分这次难得的学习机会,在整个跟岗学习期间,争分夺秒,刻苦学习,都感到自己的教育教学水平和能力获得了提升。
"二十天紧张而充实的跟岗学习已结束。在这短短的二十天里,于我而言,不论在思想上,教学技巧上,还是在对待教学以及生活的态度上,我都有了质的飞跃,它将在很大程度上对我以后的教学和产生积极的影响。…以上收获,将会让我一辈子受益。"(沈娟《跟岗学习总结》。博客地址:)
跟岗学习是"一笔无形的'财富'""一种科学的理念…水平的提升"(李四方:《跟岗学习总结》。博客地址:
()
"我现在也为人父为人师,且在教育路上还有很长的路要走,我该如何教育我的孩子影响我的学生,我该如何书写自己的'教育自传',这真值得我好好思考。"(潘日浩:《我该如何书写自己的"教育自传"--读刘良华教授〈教育自传〉心得体会》。博客地址:)
学员纷纷积极反思自己的教育历程,开始撰写自己的教育自传。
《我的教育自传---我的》(李四方,博客地址:)
《我的教育自传--我的奶奶》(李四方,博客地址:
)
《我的教育自传--小时候(4年级以前)》(李四方,博客地址:
)
四、体会了和风范
学员在跟岗学习过程中有了实实在在的收获和提高,也切实体会到了同仁、同伴的风范,从而感受到了上级安排此次跟岗学习活动的关怀和殷殷期盼。
"省教育厅、华南师大为我们创造这样的学习机会,感谢宋如郊老师的悉心指导和热情接待,感谢来自不同地区的骨干老师的热情帮助。这次跟岗学习对我来说是一个工作的助推器、加油站,它必将给我的工作带来积极的推动作用。我是带着疑问来的,也是带着冲动走的。回到单位后,我不仅要把学到的知识、方法运用到自己的教育教学实践中,还要努力在本地区充分发挥自己的辐射作用。"(李四方:《跟岗学习总结》。博客地址:)
"感谢刘良华教授,让我们在那一道独特的风景中领略到怎样才能学会倾听,如何做才是一个有教养的人。"(王淑敏:《一道风景》。博客地址:)
"我很想说,我很幸运,分到了北京师范大学深圳市南山附中跟岗学习…"(庞军良:)
"可以从两方面来概括:景象让我赏心悦目,北师大附校就像蔚蓝海岸上的一艘的轮船,正直挂云帆济沧海;人物让我仰慕敬佩--幽默风趣的杜校长,儒雅沉静的余校长,亲切周到的宋老师,善解人意的王老师,和蔼可亲的李主任。我想用八个字来表达我对他们的感受:高山仰止,景行行止。"(陈彩曼:《跟岗学习体会》。博客地址:)
"不愧是各校选出来的骨干,在经历了观课、听讲座等系列理论培训之后,又开始实战了。跟岗学习的学员上周开始,陆陆续续开始上课。可以说大家憋足了一股劲儿,要把最好的一面亮出来,各个课堂异彩纷呈,听来深受启发。先不说备课时大家积极磋商,互相取经,讲课者大展身手,观课时积极踊跃。大家关注的重点不约而同,都落在了学生的课堂反映、活跃程度与投入程度上,看得出来,大家都真的是心中装进了学生!"(胡丹《学员日志》。博客地址:)
"骨干教师跟岗学习是一个很好的平台,学员既可得到导师专家的专业引领,又可互相交流借鉴,真好!"(潘日浩:《灵活处理教材适时迁移训练--观学员王淑敏上〈说"木叶"〉一课有感》。博客地址:)
"一切都显得那么轻松随意,自然朴实,这就是宋如郊老师的风格,这就是操千曲、观千剑而后达到的境界。"(潘日浩:《在细微处彰显功力,在平凡中孕育精彩--观宋如郊老师课有感》。
博客地址:)
五、主持人的与反思
广东省教师工作室甫一成立,就安排了意义深远的跟岗学习,从工作室到跟岗学习,从主持人到骨干学员,都是新生事物,都在"摸着石头过河"。这是对广东省基础教育培训与研究体制、模式的重大考验,也是这一新事物对自身的一次严峻挑战,更是对广东省本土培训资源、基础、能力、运作与效果的有效检验。跟岗学习活动具有独特的体征,它立于高处,谋于远处,落于实处。相信这一活动必定影响长久而深刻,相信这一活动对寻找本土培训的有所启发,相信这一创新之举开启了一个教师专业发展培训的全新时代。
我有幸被选拔为广东省教师工作室的主持人,有幸参加了首期跟岗学习的带岗工作。我对我、支持和期待的广东省教育厅、华南师范大学基础教育培训与研究院、广东省第二师范学院的领导和老师充满敬意和感恩。
作为主持人,我对所有学员充满敬意和感恩。是他们促使我思考和锻炼自己的角色和能力:我不仅仅是一个语文教师,还必须成为一个管理者、引领者、倾听者、发现者、学习者;我要不断地计划、协调、策划、组织、落实、选择、反思;我的一些精神品质被激发起来,不怕困难、不折不挠。我想,所有的主持人都面临过进退无据的尴尬,但是大家都没有放弃。是可爱的学员们让我们知道,我们有无法推卸的,我们有崇高伟大的使命,我们有知其不可而为之的精神。
我相信,我和所有的主持人一样,收获了友谊和感动,收获了信任和尊重,收获了人生价值的肯定…
当我在整理学员们的作业和资料的时候,我的心情久久不能平静,学员的努力、付出、拼搏甚至牺牲让我无法形容,无法忘记,无法表达。
"这些都是我生命之中最可贵的收获,最大的。然而,也正因为这些快乐,我也失去了很多,失去了我来之不易的宝宝。于三十之际,能有幸成为骨干,或许是上天的一种恩赐。但于三十之际,又因为成为骨干而失去生命中最重要的孩子,我不知道是不是上天的一种嫉妒。有舍有得,或许上天从不眷顾谁,从不宠幸谁。但我真的没后悔,没后悔此次之行。"(李四方:《跟岗学习总结〈快乐与痛苦同在〉》。博客地址:
()
食宿困难,条件有限,学业紧张,困难重重…没有人有一句抱怨。可是李四方老师在而立之年即将做的时刻失去了她生命中最重要的孩子,却表示对跟岗学习没有后悔,我除了向她表示崇高的敬意没有别的语言。后来我了解到,她跟岗学习之前在家里保胎已有3个月;来到这里学校的被褥使她过敏;她的电脑水平最高,在紧张的跟岗学习期间积极制作简报,打印资料,时时帮助别人;有一次还替我校老师代课…她感到不适,但是她珍惜跟岗学习的机会,珍惜业务发展的机会,克服了巨大的困难,坚持跟岗学习,却付出了难以的代价。这是怎样的精神和境界!我从李四方老师那儿感受和学习到了坚强。我坚信,李四方老师和工作室所有学员一样,会使跟岗学习成为他们教育生命和专业发展的新起点!
同时,跟岗学习期间发生的一些事件也促我思考:学员本职,热爱学校,热爱学生,尊敬领导,他们以学校为荣,以学生为傲,以学校领导为豪。可是当他们需要帮助、支持的时候,学校校长(指部分,下同)的冷漠使他们困惑、无助、尴尬、无奈。
我们如何能够使基层学校的校长明白:他们是可以轻松说"不"的,但是当一线的老师在成长的关键期需要你的支持、呵护的时候,哪怕是你的一句鼓励的话语,都会帮助他走过教育人生的坎坷;可是,当你用冷漠和拒绝回答老师们的求助时,这在他们的心里留下了何种阴影和伤害。
我们如何能够使基层学校的校长思考:你的老师都是些优秀的人,对待他们,能不能多一些,多一些理解,多一些鼓励,多一些期盼,多一些帮助,多一些支持?为什么一定要让他们为工作付出人格的?
我们如何能够使基层学校的校长想到:治校是一门艺术,自己做不成合格的艺术家,能不能争取当一个合格的看客?
我们如何能够使基层学校的校长做到:拒绝简单粗暴,拒绝平庸无能,拒绝无为无畏。大家共同为广东省基础教育的优质发展清除一个痼疾。
MSN(中国大学网)
〔广东省教师工作室跟岗工作总结〕随文赠言:【受惠的人,必须把那恩惠常藏心底,但是施恩的人则不可记住它。——西塞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