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宋诗人叶绍翁在早春的时候,去拜访一位朋友不遇,失望之中看到露出院墙的杏花,有感而发,写下了这首七言绝句。我想这首《游园不值》,因诗句“一枝红杏出墙来”,早已家喻户晓了。知道归知道,但这已非叶绍翁要表达的意思了。
对于一首诗歌的理解,我以为不仅对于诗者和创作背景要有一定的认知和了解,自身也要有一定的生活阅历,这样才能够对作品体会得更为深刻。为什么这样说呢?比如一首诗歌,如果在我们的心头能够激起情感的涟漪,默然就会遁着文字而去,仿佛叩开记忆的闸门,想起了某段往事,又仿佛置身其中,全然不知今夕是何年。回过头看,在某年某月的某一个时刻,突然记起一段诗句,有时也会产生这样一种情愫,这不是描写自己的心情吗?我想,这就是共鸣!没有共鸣何来更为深刻的理解呢?
我记得小时候,邻家有一个大大的院子,靠院墙长着一棵苍老的杏树。春风吹拂,万物复苏的时节,嫩绿的枝叶随风舞动,杏花缀满枝头,摇摇摆摆,便飞出了院墙外。杏花落尽时,叶子在风中摇曳,一枚枚青杏,若隐若现。到了成熟的季节,黄杏在枝叶之间,时隐时现,发出了诱人的清香。禁不住诱惑,拣起地上的小石头瞄准黄杏用力砸去,有时竟还砸真的落一个呢!但时常只能是落叶,被大人呵斥,然后落荒而逃。
现在和南宋,时空相去甚远。但有些东西是永恒不变的,比如和煦的春风,比如美丽的杏花。有了儿时的经历,我以为自己能够体会叶绍翁当时的心情。那应该是一个阳光明媚的日子,诗人本来是要到朋友家游园赏花去的。通往朋友家的小路上,两旁高高的树木遮下了浓荫。也许是刚刚下过雨的缘故吧,阴凉的路面长满了绿绿的苔藓。诗人为了去见好友还特别换上一双新鞋,等到了来到朋友家门前的时候,鞋底上已经沾满了新鲜的苔藓。诗人敲打院门,可是不见主人来开门。必经是怀着一份愉悦的心情,也走了好长一段路途,诗人不忍离去。或许朋友出门买些东西,不久就会回来,只得惆怅地立在院墙外等待。就在踌躇徘徊之际,诗人抬头看到了一枝探出墙头的杏花,刹那间,眼前一亮,觉得心旷神怡。虽然没有见到好友,但见过这一枝杏花,也算是有了一份意外的收获了。诗人心情顿时平静了许多,也淡去因为朋友不在家而衍生的失落心情。
我一直觉得古诗注重画面感,这种画面感的确立,仿佛诗人是有意识而为之,以文字代替笔,以情感代墨,寥寥数笔,描绘出一幅水墨画出来。这种画面感,是中国古代诗歌的一个特质,也是诗意的组成部分。为什么古代诗歌总能够触摸到这样的格调呢?我在想,这或许与古代人的审美情趣和文化意识有关联吧。同样是访友不遇,我想到了唐代诗人贾岛,有诗《寻隐者不遇》:
松下问童子,言师采药去;
只在此山中,云深不知处。
诗人的创作手法似有相似之处,采用白描手法,也给我们勾勒出了一幅生动的生活画面。古人的诗句是凝练的,惜字如金,诗人就如同一位写意画高手,了了数字,就把一幅画卷以诗歌的形态呈现出来。虽逾千年,读来,却也字字清新,犹如画面置于眼前。
这首《游园不值》之所以能够千古传诵,除了景中含情、比喻生动之外,还在于景中寓理,“一枝红杏出墙来”,给人诸多联想和启迪。那伸出院墙外的一枝红杏,难道不正体现出一种充满生机的、突破藩篱的精神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