灵台方寸地,咫尺是非心。
为什么会突然冒出这样一个对子?闭上双眼去寻觅那灵光乍现时的心理波动,希望能从中找到一些灵感迸发时的蛛丝马迹。只是,什么都没有发现,犹如“风来梳竹,风过竹不留声”般的神奇。可是,风又从哪里来?又到哪里去了?
灵台方寸地,是开启我们智慧的钥匙,还是引领我们的心灵走向光明的一盏明灯?
咫尺是非心,是万念俱灰时的幡然醒悟,还是世事洞明后的一种无情与冷漠?
现实生活,演绎的都是眼前的“因”,从不会提前告知我们后来的“果”;但后来的“果”肯定已在“因”的开始就已经注定了的。这个“果”,往往也会在某个机缘成熟的时候,在我们的心灵里一闪而过,是否能够捕捉到这瞬间乍现的“灵光”,不仅是智慧的高下立见,更是一个人在追求的漫漫征途中是非成败的关键所在。
生活中没有打开这“灵光”的万能钥匙,但枨触这“灵光”乍现的或许只是心口不一的一句话;自由排列的一行文字;无关紧要的一场梦境;难以捉摸的一个眼神;月白风清的一种场景;精美雅致的一首小诗……当然,或许什么都不是,是我们自己对纷繁生活累积后的自然“发酵”,是“终日寻春不见春,芒鞋踏破岭头云;归来偶把梅花嗅,春在枝头已十分。”的意外。
成功后的鲜花和掌声,固然来之不易;失败后的“心若在梦就在/天地之间还有真爱/看成败人生豪迈/只不过是从头再来”,更是值得收藏的精神财富。
事在人为,休言万般都是命;
境由心造,退后一步自然宽。
既然灵台方寸地明确告诉我们的是:闪光的智慧有时只是一个点,就像太极阴阳图中两条黑白鱼的眼睛,却能够演绎天地造化之神奇,世间万物之精妙;而咫尺是非心却又仿佛在说:神不在我们的身边,所以朝圣的路总是很远。我们唯有坚持“千岩万壑不辞劳”的不懈努力,才可以实现“终归大海作波涛”的美好愿望。
有时,我们虽不能像佛门弟子那样摒除一切繁文缛节,拒绝一切名利的诱惑,度其行云流水生涯,粗茶淡饭,一衣一衲,鞠躬尽瘁,普渡众生,让精神操守在不知不觉中升华。但红尘中的我们照样可以做一个见心知性,自爱与爱人,宽大为怀,慈善为本的“善徒”。恰如一副对联:
我门中缔结福缘,岂惟在一炷清香,几声佛号;
你心里能全善果,自然的秋生桂实,春出兰芽。
哦!灵台方寸地,就是佛门中的“因”;咫尺是非心,就是红尘中芸芸众生们的“果”。见证“因果”,就是在见证我们一颗虔诚的、可以从一而终的,善良而美好的心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