琳琳就是这样。她淡出我的视线后,朋友圈、微博晒的都是世界各地旅行照。我羞于回想跟她一起吃过盖饭的事,这会把我凸显得更加不堪。
上次碰面,已经是一年前。
“我被骗走十万块,这半年一直在催债。”她哀伤地说,“他总说明天还,我已经等了无数个明天。我每天都定闹钟提醒自己要钱,不能让他的缓兵之计得逞!”
“你为什么要借钱给别人呢?”我问。
“我以为他有能力还啊!住别墅、开豪车,典型公子哥。他说借点儿钱应急,我就信了。后来才知道,他车是借的,房子是租的,连名片都是骗人的!”
“没事儿,你也不差这点儿钱。”我安慰道。
“不。别人不知道,其实我过得并不好。”琳琳说了实话。她那些“说走就走的旅行”,其实是公司安排的出差。十万块,是她全部积蓄的一半。她本以为遇上了单身贵公子,谁曾想是同道沦落人。
我从小受到的家庭教育是:千万别显摆你过得多好,一是招恨,二是招贼。现在世道变了,你必须表演人生赢家,把眼泪埋在被窝里。大家都害怕被看不起,害怕成为旁人茶余饭后的失败者案例。为了面子,报喜不报忧,将谎言说到信以为真。
不由得想到贾某,他为了跟我们继续合作,奉献了影帝级演技。
“我们的公司前景大好,新的剧本项目,得到了许多业内人士的认可。”贾某每次出差回来都会召开大会,鼓舞士气,展望光明前途,可始终没拉来任何投资。
一个负责跟班的同事吐槽:“听他胡说八道,哪次不是吃闭门羹,被人埋汰个底朝天。”
为了团队凝聚力,贾某也是用心良苦。咳,他也怪不容易的,百折不挠,精神可嘉。
有一天,那同事在出差期间打电话哭诉,说他跟贾某闹掰了。贾某为了顺利开展项目,要他拿房产证做抵押。
“我们的项目一定会成功的,到时候让你当副总。”
“别的可以,房产证不行。”
“你是对我们的团队没信心吗?”贾某戏剧性地画了一张饼,“这是我们共同的事业,你会分一块大的,名利双收。”
同事没答应,说别逼他,否则不干。贾某撕掉那张饼,说你滚。
贾某一个人返程,照例召开大会,痛斥那同事的“罪不可赦”。“他怀疑我们的能力,留下来也是个搅屎棍。他还说,你们不配参与分红。”众人义愤填膺,我缄默不语。
几个月后,贾某终于拿到第一笔钱。这不过是万里长征第一步,他却觉得成功在望,摇头晃脑哼小曲儿。
据说贾某脾气越来越大,吃个午饭还挑三拣四。陪他出差的新同事被搞得头大,干脆直接让贾某点餐。
“你以后可是要负责外联招待的,难道你要让贵宾亲自点餐吗?”
“贾总,咱俩不过是来吃顿垫饱肚子的午饭,这驴肉火烧店就一页菜单,您何苦上纲上线?”
新同事被炒了。贾某不许别人奚落他的美梦。
第三个走人的,是我。因为贾某在项目开展前总是跟我借钱,不但不还,还要我保密。
我离开贾某已经很久,前两天遇到个共同的熟人,问及他的下落,那人没好气地说:“还在谈项目呗!”
“新项目?”我问。
“还是那个项目。”
我从屏蔽名单里调出贾某的朋友圈。他依旧神气活现,对中国影视产业指点江山。
不想真正地解决问题,而是粉饰真相,自欺欺人。他貌似很坚强,其实是玻璃心。不甘平庸,又无法强大,把自己修炼成一枚妄想症患者,于吹嘘中苟活。
我录过一个访谈节目,目睹某位老艺术家现场发飙。主持人问:“您的儿子非常成功。许多父母想让孩子出人头地,您的经验可否分享一下?”
老艺术家摇头:“这是什么问题?出人头地就是成功了?这四个字误导了多少人,让他们急功近利、不择手段。对不起,我不回答,我从不信奉什么出人头地,也没这么教育过我儿子,他只是在做他喜欢的事!”
我当时还嘀咕,多大点儿事啊,至于发火吗?现在却理解了。有多少人,因为不甘平庸,选择心术不正。投奔旁门左道,只为虚荣浮华。现实是冰冷的,不少畅销的成功学,只属于信口开河的作家。无数失意的平凡者,在愤愤不平中,将自己逼疯。
电影《我是路人甲》里,那个背不下台词被解雇的特约演员,披着床单流落街头,演绎着永远失去的戏份。即使他倒背如流,也不再有华丽的行头。他不可怜,他可悲。我们殊途同归,套上沉厚的戏服,靠言不由衷的台词获得满足。个中酸楚,自己清楚。
在我最困苦的时候,曾抓着湿疹自勉:“总有一天,我会离开这个臭烘烘的地下室,住进一个有莲蓬头的大房子。”
可以快乐得自甘堕落,可以拼命到不眠不休。在攀比中取胜,在浮躁里求存,那不是成功。沉迷空想,不如接纳当下,踏踏实实地往前迈步。
“我没有生来勇敢,天赋过人,面对人山人海只剩一些诚恳。”多好的歌词。
怀抱真实,才配得上更好的梦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