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4年冬日的一个下午,春娥的故事突然间再次在脑海中闪现。我意识到,自已多年来苦苦等待的用来表现春娥故事的艺术形式不就是广播剧吗?《春娥》剧本两天完成了初稿。剧情围绕春娥面对逆境自强不息,乐观向上刻苦求学,知恩图报回馈社会的故事展开。为了剧情需要,我进行了艺术上的适度创作,把春娥妈留在了剧中:丈夫入狱,思念心切的春娥妈探监路上遭遇车祸。春娥在日复一日的困境中,与弟妹相依为命,悉心照料母亲,为母亲寻医问药,用稚嫩的肩膀担起了这个风雨飘摇家庭的重担-----《春娥》剧本五易其稿后,收入2017年初由中国图书出版社出版的《花开的声音》剧作集中。
独具慧眼:文化公司看上《春娥》
新媒体时代,各类文化传播公司业务也在与时俱进,广播剧的制作播出也不再是广播电视台的专利。 2017年仲春,陕西资深广播剧人王宝琴带西安文化公司总经理刘飞、副总经理毛航超专程来到渭南,说从《花开的声音》上看到《春娥》剧本,当下被春娥四姐弟的故事深深打动,愿意出资录制《春娥》。双方一拍即合。就这样,《春娥》终于可以用广播剧这种艺术样态面世传播了。
九月下旬,在《春娥》即将完成录音合成之际,我突发灵感,在剧中增加了一场戏:[秋天到了,春娥家院里那棵山楂树上的果子红了,春龙,春慧闹着要吃山楂,春娥说每人只能吃三颗,剩下的山楂摘下来卖钱要给妈妈买药]。这场戏也为最后一场戏埋下伏笔,让剧情前后有了呼应:[春娥初中毕业考上技术学院,开办“春娥山楂红"网店,把家乡出产的山楂果通过电商平台销往全国各地,帮助乡亲们脱贫致富。她还把挣来的第一桶金捐给了母校-----至此,春娥这个普通的农村女孩发生了嬗变,她如山野间不起眼的山楂果一样,历经风雨,终于红透了,成熟了,成为社会有用之材了。基于此,我把《春娥》剧名改为《山楂红了》,这就有了另外一种寓意与深邃的意境。
严把关口:挑选演员费尽周折
《春娥》剧中需要三个6到10岁的小演员。盛夏的8月骄阳如火,在持续40度的高温中,王宝琴和演员寇铭连续奔波了一个多月,先后目测面试了65个孩子。演员寇铭得到备选资源信息后,不论远近,一次次开车前往考察并负责接送孩子。听说剧组选演员,有的家长带孩子上门毛遂自荐,宝琴导演始终坚持宁缺勿滥的原则,认真对每个孩子进行试戏甄别,力求贴近角色、符合剧情需要。功夫不负有心人,第32天头上,剧组终于确定了乖巧懂事的有龙、活泼调皮的春龙、聪明伶俐的春慧三个角色的小演员。
演员虽有着落,可他们毕竟是天真烂漫、充满好奇而毫无演播经验的孩子。为让他们尽快熟悉剧情与角色,导演不厌其烦一遍遍辅导。要求他们必须熟悉台词、情感表达务必准确到位。
剧中三弟妹到位后,可本剧的主角、演播大姐春娥的毕颖华却在国外学习难以归来。为了等她,实录日期只好一次次地顺延。不过,这反倒为几个小演员赢得了更多的排练时间。开始时,小演员虽对剧情有所理解,但表达总不到位,注意力一不注意就会游离于剧情之外。每当此时,宝琴导演和寇铭就耐心地示范鼓励,并先后四次进行了实地集中排练。由于前期准备充分,《春娥》开录后,录音环节一气呵成,小演员性格特征鲜明,个个演播到位。
同舟共济: 录制力求精益求精
《春娥》录制过程状况不断:从国外等回来了大姐春娥,可演播三个弟妹的小演员却开学了,只有双休日才能录音;演播四姐弟的演员到位了,可录音师又有重要任务不能分身。探监那场戏,四姐弟都来了,可扮演父亲的王军又差旅外地。不过,情急之下,导演只好拆分录制,最后拼接,无形中大大增加了录音师的工作量。
录音师王嘉寅具有多年的从业经历与良好的职业素养,除了操控录音还着眼全剧。为了整体效果,他一秒秒的剪辑,一遍遍不厌其烦地合成,力求避免任何瑕疵。音乐编辑焦咏毕业西安音乐学院,有多部获奖作品,工作中不慎扭伤了腰,为了不影响录制进度,几乎是匍匐在调音台上完成了音乐与音效的合成工作。
让我们记住《山楂红了》这个充满激情与活力的广播剧团队吧。
导 演:王宝琴 、殷满仓
编 剧:殷满仓、殷 晨
出品人:刘飞、毛航超、赵刚
演 员:毕颍华、张睿洋、朱语晨、王梓涵、李继华、王 康、
王劲一、刘明珂、寇 明。
解 说:王 艺
监 制: 周泽洋、王瑞兵
录音制作:王嘉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