丰子恺的作品有一种说出不清的味道,我也试着去描述。
1、禅意。
丰老的东西有一种禅学的智慧,他本人吃素,师从弘一法师,售佛教的影响很深。其中《佛无灵》《渐》以及《大账簿》这类文章中无不透露出高深的佛学修为。本来我对佛教有一定排斥的,因为其功利性。因为工作经历,有一次询问过一位出家的和尚这个疑惑,师父解释道,他对这种功利的做法很遗憾难过,比如要考试了去求佛祖,要生孩子去求佛,工作不顺利了去求求的时候,因果已经定,太晚了。正确的做法是因上努力,从一开始就信佛。这和《佛无灵》一篇的见解略有不同,却一下打通了我的疑惑。上一次和台湾作家林清玄老师聊天,他也是学佛的人,说,很多想不通的事情,放到更长的空间和时间去思考,就会明了。这句话当时没太懂,就像《大账簿》上早有记录,一切都有因然后有果。丰老写东西这种随意而谈的很多,潜移默化的。真智慧通透之人,多数能够看透些执迷不悟。
2、纯真。
如果看透世故,而坚持怀有纯真的心,是高级的智慧。对琐碎和清苦的生活保持幽默感,对复杂的世界保持一种简单,是一种非常可贵的精神。看过丰老的漫画和文章都知道,他写的都是身边琐事,又有一种拥有烟火气的温情,比如画孩子,嬉笑怒骂中看到了生气和美。在《孩子的启示》中他写到了童年的纯真,在他眼里,童年是最美好的时期,而最终大人的世界都将走向无趣和苦闷。想起了另外一句话,人生不过就是起起落落落落落……《给我的孩子们》写得很感人,是把对与孩子的爱和智慧都放在了文字中间,一个感情丰富的父亲,带着对人生的无奈和感悟,充满真情的述说了对于人生的一些看法,希望孩子日后能懂。
3、悲哀。
悲哀这点可能有点个人化,丰老的画作隐约透露出来一种淡的悲哀的情绪。这种情绪很微妙;对童年的咱们和怀念也好,对社会清苦的写实也好,以及对细微情绪的察觉,都带着一种隐约的悲哀。悲哀并不是一种无用的负面情绪,当一个人总是亢奋,不停追求刺激和快乐,而在某个独处的时刻,必然是会低落的谷底,一发不可收拾。这就像一个镜子的两面,能够哀而不伤,是境界。悲哀来之于快乐的短暂和难得,也来自于对生活的共情。比如在画中这种美好总是存在的,但是又那么容易逝去的。面对这种悲哀成了一种打动人的东西,让人怀念和漫想。
4、情趣。
生活中不缺少美,而是缺少发现美的眼睛。这话可以扩延一下,生活可以有趣,只是大部分人都比较无趣。在《学会艺术的生活》中丰老写道直接写到,如果在家空闲时候,就爱摆弄家里的大小物件。在他的眼里,就像创作一幅画,挪到东挪到西,微小的差别也不放过,直到自己看着舒服为止。还有一篇文章写道,邻居家的一棵树却成了丰老的风景,主人反倒没有在意或者看不到这幅风景。得出了“这个世界不是有钱的人世界,而是有心人的世界”的结论。热爱生活的人,并不是简单地享受主义,有一颗去发现生活美意和善意的心。然后把这种美意和善意传达出去,这也许就是丰老可爱的地方。记得有一位网友评价,无意看到了丰老的一次画展,竟然越看越感动,看完之后心情豁然开朗,觉得生活美好无比。大概喜欢丰老的人,心境基本如此。
丰老的书有很多,画也有很多。我多选了一些与情感相关的内容,之所以这么选,还是希望所有的作品最后都会与自己发生关系,当看一篇文章,或者一幅画,感动也好,逗乐也好,或者让懂了一点道理,这才是有价值。把这些感动我的内容集合成了这一本书《活着本来单纯》,希望大家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