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史鑒使人明智,詩歌使人巧慧,哲學使人深刻,倫理使人莊重。凡有所學,皆成性格。”弗朗西斯·培根的教導告訴我們,讀書的重要性。“讓讀書成爲習慣”是時代發展的需要,也是教師素質提升與專業發展的重要途徑。根據上級精神,結合我校實際,特制訂以下讀書活動方案。
一、指導思想
深入學習科學發展觀,以提升教師的思想道德素質、提高科學文化素養、增強從教能力爲目标,堅持“讀好書、好讀書”,努力轉變教育觀念和思維模式,不斷增強教師做好教育工作的社會責任感和使命感,以科學的教育理論引領教育教學改革,以經典的教育思想指導工作實踐,綜合提升學校辦學的軟實力。
二、活動目的
讓讀書成爲教職工學習之本、發展之道,引導教職工在讀書中修煉人格,增長智慧,更新觀念,拓展視野,在校園裏建設一支充滿生機和活力的學習反思型教師隊伍,用文化滋養精神,用文化提升品位,打造“愛閱讀學校”,打造書香校園。
三、活動目标
1.通過開展讀書活動,促進教師樹立正确的世界觀、人生觀,進一步弘揚敬業奉獻的精神。
2.搭建教師學習交流的平台,形成促進教師閱讀的有效機制,通過讀書活動,在教師中形成積極進取、努力學習的氛圍。
3.通過讀書活動,使教師提高教育教學理論和實踐水平,深化課程改革,全面提高教育質量,構建一支師德高尚、素質優良、充滿生機和活力、與現代化教育相适應的學習型教師隊伍。
四、活動内容
(一)讀書種類:時事政治、政策法規、古典名著、名人傳記、教育名著和教育家評論及專業書籍、學科指導類,現代科技,生涯指導和學習方法類等。
(二)讀書方式:
1、自主研讀。教師結合自身興趣和專業發展方向,從《教師閱讀書目指南》中選取若幹書目,自主開展閱讀。力争讀深、讀透,讀有思考,讀有感受。
2、同伴共讀。教師共同閱讀一本書或一篇文章,讨論相關問題,進行交流,并結合各自工作實際,以相同的選題,撰寫論文,探讨教學實踐問題。
3、組團閱讀。以教研組爲單位,教師們互相推薦新書好書,無障礙發表争鳴,通過同伴間更輕松、活潑的交流,将讀書思考向更廣的時空延伸。
4、活動帶着讀。學校利用讀書節、讀書沙龍、課題論證、校本教研、校本培訓等活動載體,開展主題研讨,開展讀書交流,爲教師提供展示讀書風采的舞台。
(三)活動形式與要求:
1.爲切實落實教師讀書活動,全體教師要根據學校要求,結合自己工作實際,選定自己閱讀的文章、刊物或教育專著。要求教師應每天堅持閱讀30-60分鍾,記好學習筆記,每個月字數至少1000字,每學期堅持寫一篇1200字左右的讀書心得。
2.落實閱讀書目(見附錄1)和閱讀環境,進一步建設和完善學校閱覽室,使之成爲教師休閑、閱讀的舒适港灣
3.落實閱讀交流形式與空間。建立校園網教師閱讀論壇,學校組織各類讀書活動,通過讀書征文、讀書沙龍、專題論壇等進行廣泛交流。
4.其中開展論壇,期末學校開展、讀書心得專項展考核,并評出優秀的和讀書心得。
5、教師是學生的表率,要注意用教師的閱讀習慣去影響學生,用自己的愛好去潛移默化地感染學生,動員班級與學生參與讀書活動,從小養成閱讀書報的習慣。
六、保障措施
1.成立讀書活動領導小組,爲讀書活動提供組織保障。
教師讀書活動領導小組:組 長:金XX
副組長:陳XX
成員:葉XX
2.學校将把教師讀書計劃納入校本研訓計劃,把讀書活動與校本教研校本培訓有機結合起來。教師及讀書心得将由學校教務處統一檢查并備案,教師讀書活動表現與閱讀過程情況等等進行專項量化考核。
3.學校鼓勵教師參加廣泛的閱讀活動,參與各種論文的交流評選,鼓勵教師在各級各類刊物上發表文章。學校将評選優秀讀書個人與組室先進進行表彰獎勵(獎勵辦法依據學校獎勵制度)。
我一直认为,一个人的精神发育史实质上就是一个人的阅读史,而一个民族的精神境界,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全民族的阅读水平。在一定意义上说,读书就意味着教育,甚至意味着学校。
如何做一名合格的教师?自己只有不断学习,更新观念,与时俱进,努力提高自己的业务水平和理论知识,才始终是一名合格的教师。教师读书当然不仅是为了学生。随着新课程改革的实施,教师“一言堂”已全盘否定,学生是学习的主体,教师是学生学习过程中的引导者,教师要成为研究者、专家和名师。
在提倡素质教育的今天,学校、家长对教师要求高,对学生的期望高。而学生又自己却无所谓,在这样的情况下,我们应该怎么做教师?这是我们经常谈论的话题。有时我们自己都觉得茫然,束手无策,不知道如何去教学生。在学校的读书活动中使我受益匪浅。现将个人体会总结如下:
首先,敢于正确面对自己,认识自己。和几十个学生比起来,我们不如学生的地方实在太多了,学生在某个方面的知识可能远比我们丰富的多,这是个事实。总之,让学生了解一个真实的你!
其次,做一个有丰富业余爱好的人。一个人在工作之余要有一两种业余爱好,这是积极休息,也是提高自己生活情趣的必要的手段,如果整天只知道工作,那他的人生将是多么单调和乏味啊。一个有情趣的老师,他的生命质量才是高的,也才可能得到学生的亲近。谁也不愿意与一个索然寡味的人去和谐地沟通。谁也不愿意与一个远离自己生活的人去沟通。
第三,做一个善于反省的人。“中国文化中有一个词是‘反省’,荀子曰:君子日三省乎己。长期以来,我们的教学,包括我们的学生,包括我们教师自己,对自己的长处和短处其实自身都有较全面的认识,但是真正会去反思还比较少。对于教师来说,反思是一个积极的思维活动过程,同时也是积极的行为改进过程;让教师自己承担起学习和能力提高的责任,在整个学习过程中教师具有学习的主动权和自主权。
第四,新课改下,要转变班级的管理理念和方式。新课改一个鲜明的特点是:由以前关注学生所学的“知识”到现在关注学知识的“学生”。这种关注点的转移以及“学生中心理念”的确立,使教学领域的改革取得了较大成效。然而,班级管理改革却相对滞后,一些不科学、忽视学生“自主性”、限制学生积极性的管理方式依然存在。滞后的班级管理改革制约着新课改的整体推进,因此班主任必须要按照新课改的要求彻底转变班级管理理念和方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