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日报》2月9日报道了记者采访部分高校领导,请他们谈谈如何通过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帮助青年学生走好人生第一步的问题。
著名作家柳青曾说过,人生关键就那么几步,青少年时期就得走好第一步。人生之路千万条,关键是要走对路子,选择第一步至关重要。这就好像人出门前穿衣服,第一颗纽扣扣对了,以下的纽扣会全对,第一颗纽扣扣错了,以下的纽扣便会全错。故扣好人生第一颗纽扣实在是太重要了。
青年学生正处于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形成的关键时期,容易受到各种价值观的影响。某些西方国家正是利用这一特点开展价值渗透,与我们争夺青年一代。这是一场没有硝烟的战争,输掉这场战争比输掉炮火硝烟的战争更为可怕。因为明枪好躲暗箭难防,一场炮火硝烟的战争失败了,可以用无数生命和鲜血警醒世人,全民奋起,共同戮力,用血肉筑成我们新的长城,奋力拼杀,夺回失地。而没有硝烟的战争含有高浓度的吗啡,具有很强的欺骗性、麻醉力,你会自觉、不自觉地滑向泥淖、以至罪恶的深渊,最后万劫不复。
有些话久了不说,被人淡忘,就以为过时了,无用了。实际上,真理摆在那儿,不管你过了多长时间,你是否想起,是否看到,它仍然存在。如毛泽东同志说过,社会主义阵地我们不去占领,资本主义就会去占领。美国原国务卿布热津斯基曾经预言,中国的第三代、第四代不用硝烟炮火,自然就会被和平演变。其实道理就那么简单,用得着写一大摞专著反复论述吗?高校培育和践行什么样的价值观,说到底解决的是一个培养什么人、怎样培养人的问题。共产党领导的国家,社会主义的教育阵地,培养的当然是社会主义事业的接班人而不应该是掘墓人,这一观点和立场,执政党毋庸隐讳,也从未隐讳。在这一点上,必须立场坚定,旗帜鲜明。
遗憾的是,在我们的高校,有那么个别“精英知识分子”、“学者”、“教授”,马克思写的书没读两本,甚至没读过、不愿意读,连什么是马克思主义都不甚明了,就鼓动学生跳起脚地反马克思主义。未将马克思主义哲学与西方众多哲学流派加以比较,未能将中国历史与世界史,尤其是近代革命史做详尽阅读分析,就开始竭力推行西方普世哲学。拿着共产党给的高薪,站在社会主义学校的讲台,肆意谩骂共产党,骂社会主义。而一些涉世未深,鉴别力不强的青年学生,往往一边倒,认为他们才是导师,独具慧眼,是思想者,是创新者、是超级人才。
当前,青年学生思想意识更加自主,价值追求更加多样,个性特征更加鲜明,同时,一些学生也存在着价值观念认识模糊、价值选择无所适从的问题。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为人们提供了国家层面的价值目标、社会层面的价值取向、个人层面的行为准则,应该是高校思想教育的重要指南。
谁说的对,什么是真理,不是谁说了算,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只有实践。人们只要认真阅读中国近代以来的历史,不用长篇累牍地讲解两种制度的差异,不用不厌其烦地说明过去、现在两个执政党的优劣,不用鞭辟入里地分析马克思主义哲学与西方普世哲学的高下,便不难抉择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还是以个人主义、拜金主义、享乐主义至上的西方价值观。青年学生在参加社会实践、服务他人、奉献社会活动中自然会升华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体验感受和认知理解。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要避免单纯的说教形式。单一的说教、灌输,很容易使年轻人产生逆反心理。要尽可能地采用年轻人喜闻乐见的形式,如网站论坛、大学生辩论赛、参观、观摩与体验,深入工厂、乡村、边疆营房、科研基地等,多听、多看、多思、多议、多体验、多实践,相信我们的青年学生会做出正确的判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