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8·15”二战日本投降日到来之际,8月2日上午,长治市城区西街街道社区军校组织社区民兵和居委会工作人员,在长治市区和平东街刚刚修缮好的一座日军碉堡前开展国防教育主题活动。长治市革命文物收藏协会副会长杨宏伟讲述了日军侵占长治期间所犯下的罪行,并在碉堡内展示了他收藏的炮弹壳、“良民证”、《朝日画报》等日军侵华罪证实物,激励大家要铭记历史,勿忘国耻,强我中华。之前,这座日本侵华时期的碉堡已被长治市城区人民政府确定为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A 侵华日军碉堡藏身民居 去年清理修葺
这座侵华日军遗留下来的碉堡,位于长治市区和平东街与长兴南路的交叉口,碉堡呈桶式结构,顶部为穹庐形,碉堡建筑面积约30平方米,室内面积近20平方米,高4米,墙体周围有18个射击孔,可从碉堡任何一个角度观察外界并予以射击。
长治市城区文物局办公室的杨主任介绍说:这座碉堡是2009年不动文物普查时发现的,当时其处于民居夹杂区,无法妥善处理和保护。去年,长治市拆除违法建筑和不符合城市规划建筑时,城区文物局将半隐藏在和平东街民居中的这座侵华日军修筑的碉堡清理出来,并将残缺部位整修如初,呈现在世人面前。杨主任说,他小时候在东关村老印刷厂院内曾看见过一半身子埋在地下的日军暗堡。2009年不动文物普查前,长治市区前往壶关南石槽方向路段还有两三层楼高的日军炮楼,现在都已被拆除,这些碉堡、暗堡、炮楼等都是日本军国主义侵华的罪恶铁证。
自从碉堡修缮好以后,途经这里的长治市民都以惊诧的目光审视这个在高楼林立旁的奇异建筑,有的甚至跑到室内看其内部结构,数数堡内十多个射击口,临走时还骂上鬼子几句。
B 八旬老人讲述与碉堡有关的故事
从小在这一带长大的八旬老人裴晟郎描述说,他少年时代就在这里放羊,此处原为一片旷地,碉堡东南方向是两道挺厚的土墙,墙体上还修有射击孔,墙里边曾为日军营盘,长治解放后大墙内外都被当地群众开垦种地。裴晟郎放羊时没事还在墙头上跑来跑去玩耍,偶遇下雨天就把羊赶进碉堡内避雨,有时候还能在墙上掏出一些子弹头。
“我小时候就听大人们讲,当时日军在外边经常把一些可能是八路军和地下党的人抓进营盘,捆在院内的树上,让狼狗撕咬,咬死后扔进碉堡外边西北角处的一口井里。多年后因天旱无雨,井中水位下降,人们下井往深处挖时,打捞出好多尸骨。前些年,每逢清明节,还有烈士子女前来此处凭吊,缅怀先辈。”裴晟郎越讲越激动,他说,碉堡这一块居民区过去叫俞家庄,过去常听老人们讲,日本人刚进长治时,有一户人家不知出城后往南躲好还是往东躲好,烧香求神后决定往东躲,祷告后敲了几下钟,谁知钟声引来了日本军,日军在杜府巷、常家、原家等处抓住40多人押往宋家院后,将他们全部杀害。还有一次,鬼子出南门到长治县荫城一带扫荡,返回途中发现一个七八岁的小孩在放羊,便连人带羊抢回营盘,让孩子每天喂羊,鬼子每天宰羊吃,过了一段时间,把羊吃光后,就把小孩撵出营盘。那个时候小孩找不着家,便在此地流浪,后被一善良的人家收养,前几年去世了。
裴晟郎说,70多年来,长治市城区大部分古旧建筑已拆除,唯独这座碉堡幸运地保留下来,冥冥之中似乎先烈的英灵在护罩着它,提醒后人不忘国耻。关于碉堡的建筑时间,裴晟郎说,抗战时期日军曾两次侵占长治,第一次是1938年2月元宵节后,未经两月,还没来得及修筑碉堡,便被赶出了晋东南。第二次是1939年7月中旬,日军贼心不死,又集结重兵卷土重来,为达到长久占领的目的,防止抗日武装袭击,其间,在此安营扎寨、修筑工事,这座碉堡就是当年夏天至冬季前强抓民夫拆庙宇抢修出来的。
C 这一带当时有3座碉堡
据史料记载,日寇以此为基地(当时称大营盘),经常出动部队烧杀掠抢、残害抗日军民。抗战史上臭名昭著、凶恶狠毒的“益子挺进队”,就是1942年5月在这座碉堡附近的营盘组建训练出来的。
挺进队的任务是对八路军总部、中共中央北方局等根据地党政军领导机关执行暗杀行动,并搅乱我方作战部署。该队由223联队抽调所谓的“精兵强将”共124人,由联队第9中队中队长益子重雄中尉担任挺进队队长,并以他的名字命名部队代号。装备上有重机枪、掷弹筒、小型无线电通信机、炸药、毒药等。1942年日军对太北根据地实施“五月大扫荡”中,由于“益子挺进队”配合作战,情报准确,给八路军造成重大伤亡。
1945年2月,八路军太行军区司令部编辑出版一册对外秘密的《情报汇刊》,其中印有一张由情报人员在敌占区侦察后绘制的“长治敌军事设备图”,营盘方位就在长治东南角城墙根,并注明“245大队本部300人驻此”。
1945年8月21日,日寇投降后,日军与晋绥军交接换防,阎锡山的37师驻此,一个多月后,该师被八路军赶出长治城,师长杨文彩被捕,著名的上党战役胜利结束。这座碉堡从此完成了它的战争使命,被废弃在路旁的灌木杂草中。
日军第一次攻陷长治后,在城内共盘踞了63天,后因对晋东南的“八路围攻”被八路军粉碎,被迫撤离长治。1939年7月10日,日军第二次占领长治,开始了对长治人民长达6年多的奴役。据史料记载,在统治长治期间,日军共修建碉堡239座、据点94个、炮楼210个,后基本被毁。现在这些奴役长治人民的罪恶证据,除位于和平东街与长兴南路十字路口东南角的这座碉堡外,在城市建设进程中已经全部被拆除。
长治市革命文物收藏协会副会长杨宏伟介绍说,此处原为一片旷地,日军侵占长治时期为日军营盘,这一带当时有3座碉堡,从这里往东到和平医院旧大门旁有一座,再从旧大门往北至医院西北角还有一座。现和平医院曾是当年日军营房,有好几排房子。现在这座碉堡东南方向曾是一个大院子,原为日军的练兵场,解放后这里建有苗圃,由于初期房屋紧张,有些职工还在碉堡里住过,再后来林业局在这里建起办公大楼和现在的和平一号小区。
D 日军侵华罪证警示人们勿忘国耻
在采访现场,杨宏伟对记者讲,碉堡是战争的产物,对现在老年人或青少年来说并不陌生,老年人见过原装的,但当时都不敢靠近;青少年在抗战影视剧中经常看到,但都是用道具做的,很少有人零距离接触。自抗战胜利后,数十年来人们怀着对日本侵略者的仇恨,对其碉堡非拆即毁,能够留存下的不多,尤其是城市里的更罕见。这座碉堡是70多年前日本鬼子侵占长治城后,疯狂残害我同胞,犯下滔天罪行的历史铁证。
据了解,杨宏伟近年来收集的日军侵华罪证实物达200余件,下一步陆续在碉堡展出后,将起到很大的国防教育作用。此次长治市城区政府修缮和保留下这座碉堡,就是提醒人们,永远不要忘记日本侵略者给中华民族带来的灾难和屈辱。
在碉堡前,参加国防教育主题活动的民兵和居民受到强烈震撼,一位民兵说:以前常从碉堡前经过,但并没有真正观察过碉堡,今天听了杨宏伟先生的讲解,才明白碉堡是扎在长治人民肌肤上的毒刺。作为日军侵华罪证,它警示我们要铭记历史、勿忘国耻、警钟长鸣、砥砺前行。广大街道办、居委会工作人员和居民也纷纷表示,参加此次国防教育主题活动让自己受到了深刻教育,明白了生活在一个和平的国度是多么幸福,要树立忧患意识,居安思危,今后在自己的工作中要不断加强学习、勇于担当,为强我中华贡献力量。
本报记者 张文举
1、在长治市区和平东街修缮好的一座日军碉堡前开展国防教育主题活动。
2、长治市革命文物收藏协会副会长杨宏伟在讲述日军侵占长治期间所犯下的罪行。
3、一座日军碉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