已经有很多人询问我爱情是什么。我似乎都很难回答。对于爱情,以前是没有好好思考过的,也无法谈论。最多是一种习惯的理解。由于生活中太多的故事和冷冰冰的现实,我才不时地思考这个问题。在过去几年中,我表达过一些关于爱情的看法。今天是2009年最后一天,依然有若干人询问我这个问题。这里我再次作一些思考。
今天,我从数论哲学谈论爱情问题。为了简洁,我就以列点的方式表达我的思考:
1.爱情没有本质。
2.人受制于三德。从类型学上说,人具有三类爱情:愚昧型的爱情;情欲型的爱情;良善型的爱情。
3.我们在不同的时候对爱情的理解和要求是不同的。有人看不起其他一些人的爱情观,其实这种判断是基于他或她自己主导性德的判断。
4.对于一个超越了三德的个体来说,爱情是不存在的。在有神论中,人们对神的爱取代了所谓的爱情。一个出家的修士没有人们所说的爱情;一个修女不会有人们所理解的爱情。他们选择了超越三德的道路。当然,如果他们不能及时超越,压力是非常大的;很多时候依赖于隔离来解决问题。
5.从一个觉悟者或超越三德者的立场看,牛郎与织女、许仙与白娘子、梁山伯与祝英台之间的爱情根本就是不存在的。牛郎与织女之间的问题:织女作为仙女,贪婪人间欲乐,不合乎神仙的生存规则,她被罚属于自然。许仙与白娘子之间的问题:白娘子要嫁许仙,是出于报恩,而法海则出于报复。梁山伯与祝英台之间的问题:祝英台是一厢情愿,并不断勾引梁山伯。最后梁山伯的爱情是被勾引出来的,是一种情欲。如果我们认同下降自我,放弃原则,自愿将自己的神仙位置下降,并去追求肉体和因肉体带来的心意情感视为爱情,那么这是一种爱情本质吗?如果我们把报恩视为爱情,那么这是爱情本质吗?如果我们把基于爱欲的一厢情愿的感情视为爱情,那么这是爱情本质吗?爱情有本质吗?有共同的爱情本质吗?
6.很多人的爱情:物质性的达成;心意性的达成;美色性的达成;共同的追求(这个追求不一定是崇高的,也可以是非常低级的);无奈的生活环境,没有什么选择;无奈的生活条件,等等——这些都是容易转化的,改变的,替代的,因此爱情也可能在若干年,甚至几个月之后就完全变了。
7.《圣经》中的爱的宣言,很多人都读过,并对着自己的爱人发誓过,然而,发誓有用吗?心意变了,爱情变了。
8.有人早说了,婚姻不是爱情,但可能是所谓爱情的结果。很多时候,婚姻就是婚姻,爱情就是爱情。婚姻有多种多样的,爱情也有多种多样的。但爱情没有本质,也不会有本质。如果你认为爱情有本质,并执著于这个本质,那么你必定会失望或生活在迷幻之中。
9.大部分的爱情动力是情欲,而维护爱情则是责任,于是爱情在恰当时候被转化成亲情,爱情消失了。因为爱情没有本质,它被转化了。有的人相信爱情,于是离婚了,或继续找爱情去了。有人相信永恒的爱情,要过千山万水找到永恒的爱情,其实,那是自我折腾。( 闪点情话网)
10.在上帝国里,我们事实上不可能发现爱情。在觉悟的世界里,我们也不可能找到爱情。在解脱的境界里,没有爱情的空间。倒是可以说,友情更容易被接受。至少友情比爱情要更加根本。当然,从终极意义上说,友情也是没有本质的。在当今,友情更多的是一种利益性关系。纯粹的友情很不容易,也很脆弱。
11.在觉悟中,在解脱中,我们可能会发现,一切流过,一切发生,一切呈现,一切不执。爱情在天堂,在地狱,在觉悟中,是没有存在的空间的。
12.但是,人们生活在这个世界一直受制于三德,人们从自己的主导性德出发会肯定各自的爱情之理解和追求。我们没有必要去人为地肯定和否定,除非要自己表达自己的看法。人们自己的存在境界和生存状态变了,爱情观也就变了。我自己对爱情的理解也是不断发生转变的,并且我们没有理由要死板地坚持某时所理解的爱情。爱情不是教条;教条不是爱情。
13.我们没有必要人为地去改变他人的爱情观,除非他人自愿。每一个人都生活在不同的阶段。爱情没有本质,是流动的。而最终,爱情必定被超越。爱情就是一场梦,或幻。很多人(他们可能是有信仰的,也可能是没有的)的爱情誓言,在年轻时说的,千万不要当教条,不要太当真。那是人们在某个生存状态的爱情表达,甚至是在某种冲动状态的爱欲之表达。当一方的生存状态和景况发生了内在的转变,事实上爱情就变了。爱情是一个过程,不是一种本质。
14.大量的爱情小说你去看看,是爱情吗?是什么样的爱情观的表达?从数论哲学看,从根本意义上说,爱情是情欲能量的文化展示。而情欲能量不是一种本质的东西,而是一种流动性的能量流。因此,爱情也就是一种变动性的能量流动。一个走向觉悟的人,或许也会迷惑在爱情的迷幻之中,那是MAYA。从业瑜珈出发,人们经历过所谓的爱情,但不能停止在所谓的爱情上,或许他们不承认爱情,却比那些天天坚持爱情的人的“爱情”还要持久。
15.爱情是什么?不同人不同答案。你的答案是什么?什么时候的你会有什么时候的答案?不是吗?
分页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