许多人对于爱情都怀抱着一种错误的想象。一直以来,我们都以为,要找的是一个可以完整自己、爱得轰轰烈烈的人,我们希望感情是充满浪漫、时时怦然,像是步步惊心里的四爷与若曦,或是来自星星的都教授与千颂伊,纵使危机四伏,还是能凭借爱,跨越各种艰难和辛苦。
但事实上,单纯凭借着热恋(Passion)的感情,是不靠谱的。已经有许多研究都表明了,爱上一个人之后,那种很爱很爱的感觉会随时间而消退[1]。换句话说,爱到乏味是必经的路程。但正因为我们对关系的炙热,会随着时间走向平淡,才有机会做下面两件事情:
(1) 自我实现:发展事业,支持双方走向自己的理想。从米开朗基罗效应的观点,一段良好的关系并非从未有争执与冲突,而是对方可以看到你的潜能,并支持你,让你变成更好的人[2]。
(2) 培养弹性:在每一次的冲突和意见不合当中,看见自己与对方的不安、谅解彼此都有在乎的点、也承认双方都是同样需要被关照、需要爱。然后从这些看见当中,从“自由独立”与“依赖支持”当中,找到自己的平衡点。
另外,并非所有的爱情最后都会走向无止尽的翻脸,世俗也未尝不是一种安定。心理学家Ted Huston曾把恋爱区分成三种类型,发现激情闪电型(passionate)与动荡型(rocky and turbulent)的伴侣爱得死去活来,风风雨雨,像是在演电视剧一般,但他们的婚姻却也充满坑洞;相反的,那些恬适型(sweet and undramatic)的伴侣,虽然看似感情平淡,却是真正能将关系走到长远的人[3]。
如果你想象中的爱情都是四爷和都敏俊,那么就得接受,这戏剧化的感情总有天会走向结局。
另一个感情的思考误区是:我们都以为有一种感情,可以抛下一切、不管对方的身分地位、不看对方的外貌过往,只单单因为对方本身,而坠入爱河。但奇怪的是,我们常常一边鄙弃那些嘴里嚷嚷着要找门当户对、官爹富娘的人,一边又在择偶的时候偷偷检核着对方的高、帅、富、爹、才。为什么会这样?
其实我们远不需要急着否认,自己在乎对方的外表和身分。Bryan等人进行的一连串研究表明,不论是选择“短期外遇”或是“长期伴侣”,外貌吸引力与身分地位永远是最有力的预测因子之一[4]。不过,如果你想找的是一位能陪你走一辈子的人,你可能会希望他至少能好相处、个性温和(Agreeableness)。
事实上,有次我们跟北师大许燕老师聊天的过程当中也谈到,婚恋网站中大部份成功的配对,首先得门当户对,而某些伴侣之所以能比其他人走得更久更幸福,并不是因为他们找到了“真爱”,而是因为他们能在这段关系里展现更多的弹性。
换句话说,真的爱,并不会让你瞬间变勇敢。即使是在爱里,我们也一样会软弱、会退缩、会想要逃避、会看见自己恐惧的一面,但是一段好的关系会陪我们去面对这些问题,在一旁守候着不离开,然后我们逐渐可以,在各种挣扎与两难中,发现自己更多的可能。
但是婚外恋,就比上面谈的都复杂了许多。根据过去的一些研究,婚外恋的人可能是下面三种情况:
(1) 逃避依恋者:害怕太过亲密,不想要有稳定的感情,所以重复着各种蜻蜓点水的炮友关系[5]( 闪点情话网)。
(2) 犹疑手段型:婚恋风格上可能偏向游移手段型,倾向一次与许多人交往[6]。
(3) 在外遇中满足了另一项需求:会爱上另一人,很有可能并不是真的因为这个新对象比较接近真爱,而是当前的关系已经无法提供你所需要的所有东西[7, 8]。例如有些人性欲很强,但伴侣对性的需求较低,此时若遇上一个“胃口相同”的对象,很容易爬到对方床上。但这并不代表你会放弃当前的婚姻关系,因为元配还是能提供一定程度的安全感与支持。
台湾一项研究发现,婚姻内的冲突、暴力与外遇介入是离婚的重要原因[11],根据Rusbult的投资模型(Investment Model),关系的崩解(dissolution)通常受到三股力量所影响[12]:
(1) 关系满意度(Relationship Satisfaction):在这段关系中的快乐程度。
(2) 投入程度(Investment):花在这段关系里的时间、心力与金钱。
(3) 其他可能的关系(Alternative):是否有其他婚外恋的对象。
曾几何时,那些离婚的人将相知相信走成了不问不提,既已经失去了当时的亲昵,又如何将当前的感情继续维系?可是从上面的理论看来,不快乐的关系并不必然会有外遇,也不必然会离婚。
那些不快乐、投入很多、目前又没有其他对象的人,往往抱着一份鸡肋式的感情;纵使新对象出现了,在当前的关系还没有失去“利用价值”之前,对于爱的想象都还停留在一开始的心动与炙热,而无法接受后来的平淡与摩擦。如果这个时候有另一个新对象出现了,重新打中你的那些心动与炙热,你可能会以为,这才是自己真正爱的人。可是到了最后,你才发现一切只是一种愚蠢的循环。
真的有所谓的“好男人”吗?香港一项研究考查了3207名中学及大专学生,发现“信任”、“体贴”、“温柔”、“细心”与“体谅”等,是前几名最受大家青睐的特质[9]。这些其实就是先前Bryan研究中所谈到的个性温和(Agreeableness)者,其实,跟这些人在一起,也真的大多会有比较幸福的生活。
但大家都忘了一件事情──正因为这些特色吸引人,所以在感情一开始的时候,我们总会选择性地注意这些对方身上的“优点”,自己也会表现得温柔体贴,细心体谅。但在一段时间以后,各种生活琐事纷沓出现,双方需求相互交迭,那些原先以为的优点“消失”了,我们才叹:“说好的好男人呢?”、“为什么他变了?”。可是、可是,他只是呈现出,最原本的样子而已。怦然心动并不等同于心灵相通,我们总是要给彼此一点时间,去看见这段关系的真实面。
真爱似乎意味着,我们一生能遇到一个最适合自己的人。但事实上是,那些原先就过得很快乐的人,往往不论遇上谁都能有很不错的关系;而那些始终怀抱不安、多虑的人,不论跟谁在一起,常常还是会被这些情绪所困。那些我们想象中的天作之合、命中注定,在婚恋满意度当中常常只扮演非常小的效果[10]。
所谓完美的情人并不存在,就像完美的自己并不存在一样。如果你始终都没开始学会如何爱自己,那么再多段的感情,都只是反复重演那些以“害怕”为核心的剧情。
交往与否靠吸引,关系长短靠经营。前一阵子我花很多时间研究“似恋关系”,大抵就是在说这种“只要感情不要爱”的人。也在站上发了一篇帖子,里面主要在表明一个事实:“算是性态度开放的人,只要他们在这段关系里面投入了爱与时间,就会愈想跟对方长期在一起,而不是只有一夜。”
很多时候我们会以为,自己能很干净地把“感情”与“性”切割开来。但我们忽略了一个重要的事实是:性满意度与关系满意度往往有强烈的关联[13, 14]。那些能让你在床上欲仙欲死的人,往往也因为每次的床第之欢而增加了亲密感(Closeness),进而希望与对方维系稳定的关系。
但是真正的相处,经常是发生在床铺以外的时间。一段长远的关系真正需要的不是性,而是情绪的支持[15]。这点横跨所有人际关系,包括朋友、家人、或是你的情人,我们都希望他们能分享自己的快乐,分担自己的忧愁。而当你越能把自己的情绪放心地交付在对方手上,这个人就会变得跟别人不同,而这份不同,也让他不只是炮-友。
如果只能给一个建议,我希望大家在感情的路上,都能交出自己的真诚。只有在真诚的时候,我们才能显现出最坦然的自己[20]。那些你曾经想伪装的、想刻意调整的、想在冲突时按表操作的,在你认知资源不够的时候,就没有办法再“假装”了。
爱一个人,就是能接纳他的不完整,但并不表示我们得补齐或改变他。记得有个神话故事说,我们人类原先是一对一对的,就像一颗肉球一般,有两个头、四只手、四只脚(所以前进的时候是用滚的)。直到有天,雷神索尔生气了把我们劈成两半,所以我们终其一生都在找那个失落的另一半。于是,我们总是对另一半抱持着互补的想象。
Dijkstra 等人进行了一项研究,他们发问被试:“你喜欢相似的人,还是互补的人”的时候,86%的人都说他们喜欢互补的人,但心理测验的结果却表明,他们真正喜欢的是相似的人[21]。后续的研究则说明了,真正重要的不是这个人“实际上”跟自己像不像,而是“看起来”和自己像不像[22]。但这些研究并不表示,我们在爱里可以随心所欲。相反地,在每次表现出真诚的时候,更该要“看见”自己的行为是否正在损伤这段关系,并试图做出一点调整,因为关系是禁不起不断被伤害的。
“诚实地表达自己的感受,也设身处地的设想对方可能的感受。”许多两性作家会这样建议,当然我觉得这样的建议是好的,但很多时候说得简单,做来难。所以通常在大大小小的建议之后,我都会加一个“按部就班条款”──当这项改变无法被完成的时候,可以先退一步,多练习几次“你可以做到的部分”,这是心理治疗中“焦点解决”的重要精神之一。
如果你还是无法学会,不在争吵的时候直接转身离开,那么至少在离开之前,告诉对方你需要静一静;如果你连说出这段话都觉得困难,至少可以在事后主动跟他修复关系;如果你也没有办法做到,至少可以在他来找你和好的时候,不要装得冷漠、恶言相向;如果你一定要用表现得不在乎来保护自己,那至少可以在两人状况都好的时候,坦白自己的不安...总之,订下一个可达成的“一小步”,就是让关系推进的一大步。
关于爱的一个事实是,当你花越多时间研究、探索、为爱笑过或哭过,反而越会发现爱是不可以掌握的。老实说,我不太把自己定义为两性专家,或者说,根本就不存在什么真正的两性专家。台湾著名部落客个人意见曾讲了一句耐人寻味又笑点满分的话:“两性专家尽管人数众多,但是并没有人讲过什么新鲜话,应该说两性专家们神奇的能够以相同的老梗女生爱自己男生有自信这两招永续经营下去。”
但这也不表示,有心理学基础就比较厉害、比较高尚。我刚开始研究爱情的第一年,一位说好要一起研究的本科生师妹就离我而去了。她说:“我不想研究恋爱了!读来读去,我发现这些文章的结论就算是不用读我也知道,他们的建议,在市面上的两性书就可以找到。”我当时听了很沮丧,因为自己很喜欢的科目被师妹说得一文不值。但随着这段时间一直不间断地书写,我才发现亲密关系心理学在这里的着力点并不是找到“解答”,因为这世界需要的不是更多的答案,而是更多的原因。
举例来说,你当然知道要爱自己,但你可能不知道为什么有些人始终无法爱自己,不过关于依恋的理论(Attachment Theory)能够给你一些方向,于是你开始清楚自己在爱里许多非理性的行为,往往源自于那些无底洞般的不安。
为什么有些女人明明不想要却仍勉强满足伴侣[16]?为什么有人说男人比较在乎肉体出轨,女人比较在乎精神出轨[17]?为什么我们会愿意为另一半牺牲[18]?什么样的人在分手之后康复得比较快[19]?关于这些问题,依恋理论同样也给了一个大家都知道的答案──“安全感”,可是更有趣的不是答案本身,而是这些缺乏安全感的人,在经历这些挣扎时的心理历程。
答案并不能带我们通往任何地方,但思考可以。谁不是在爱里反复考察自己行动的理由、一再检视自己的情绪与纠结,并通过这些,更贴近自己一些?
延伸阅读:
1. Sternberg, R.J., A triangular theory of love. Psychological Review, 1986. 93(2): p. 119-135.
2. Drigotas, S.M., The Michelangelo phenomenon and personal well-being. Journal of Personality, 2002. 70(1): p. 59-77.
3. Huston, T.L. and H. Melz, The case for (promoting) marriage: The devil is in the details. Journal of Marriage and Family, 2004. 66(4): p. 943-958.
4. Bryan, A.D., G.D. Webster, and A.L. Mahaffey, The Big, the Rich, and the Powerful: Physical, Financial, and Social Dimensions of Dominance in Mating and Attraction. Personality and Social Psychology Bulletin, 2011. 37(3): p. 365-382.
5. DeWall, C.N., et al., So far away from one's partner, yet so close to romantic alternatives: Avoidant attachment, interest in alternatives, and infidelity. Journal of Personality and Social Psychology, 2011. 101(6): p. 1302-1316.
6. 苏巧因, 劈腿者之人格特质,爱情风格与冲突因应策略之研究. 中国文化大学心理辅导所未发表之硕士论文, 2008.
7. 萧英玲, 女性外遇:动机,发展与态度。. 中华心理卫生学刊, 2003. 15(4): p. 1-29.
8. 简春安, 外遇的分析与处置. 1991, 台北: 张老师文化.
9. 基督教协基会社会服务部, 青少年十大恋爱元素, 2011.
10. Orth, U., How Large Are Actor and Partner Effects of Personality on Relationship Satisfaction? The Importance of Controlling for Shared Method Variance. Personality and Social Psychology Bulletin, 2013. 39(10): p. 1359-1372.
11. 徐西森and 连廷嘉, 婚变妇女因应婚姻危机历程之初探研究. 咨商辅导学报:高师辅导所刊, 2004.
12. Rusbult, C.E., Commitment and satisfaction in romantic associations: a test of the investment model. Journal of Experimental Social Psychology, 1980. 16(2): p. 172-186.
13. 余沛玲and 林燕卿, 性经验与大学生亲密关系相关之研究-以某科技大学为例. 台湾性学学刊, 2005. 11(2): p. 41-59.
14. Kisler, T.S. and F.S. Christopher, Sexual exchanges and relationship satisfaction: Testing the role of sexual satisfaction as a mediator and gender as a moderator. Journal of Social and Personal Relationships, 2008. 25(4): p. 587-602.
15. Markman, H.J., S.M. Stanley, and S.L. Blumberg, 捍卫婚姻,从沟通开始. 2004, Taiwan: 财团法人爱家文化.
16. Impett, E.A. and L.A. Peplau, Why some women consent to unwanted sex with a dating partner: Insights from attachment theory. Psychology of Women Quarterly, 2002. 26(4): p. 360-370.
17. Levy, K.N. and K.M. Kelly, Sex Differences in Jealousy: A Contribution From Attachment Theory. Psychological Science, 2009. 21(2): p. 168-173.
18. Impett, E.A. and A.M. Gordon, Why do people sacrifice to approach rewards versus to avoid costs? Insights from attachment theory. Personal Relationships, 2010. 17(2): p. 299-315.
19. Fagundes, C.P., Getting over you: Contributions of attachment theory for postbreakup emotional adjustment. Personal Relationships, 2012. 19(1): p. 37-50.
分页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