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个世界,正在把我们变得越来越懒
前阵子,看到一段很有趣的话:
健身房靠什么盈利呢?是靠那些办了卡,却从不去健身的人。如果所有办了卡的人都坚持去健身,那健身房早就不堪重负了。
同样。出版社靠什么盈利呢?是靠那些买了书、却从来不读的人。如果所有人在买书前,都细细思考,确定一定会去读才购买,那出版社早就关门了。
有点啼笑皆非,却也有理。
不妨想一想,你下了多少电影,却一部都没看过?订阅了多少课程、专栏,却一个都没听过?买了多少书,却一本都没翻过?
如果数量不少的话,也没关系。
你起码也养活了一个产业嘛。
开个玩笑。
但这种现象,的确再常见不过了。
我有几个认识十来年的朋友,大学期间,经常一起聊天,交流「今天又看了什么书」「明天打算看什么书」。
其中有一个朋友,特别厉害,他看书是这样的:邂逅一位喜欢的作家,就把他的作品列出一张清单,然后一本本找来看,看完一本就打个勾。有些特别好的书,没有中文版,他还会去看英文原著。
这个世界,正在把我们变得越来越懒
工作后也没有断掉联系,但慢慢的,大家看书都少了。更多的变成了喟叹:某某书啊,一直想看,不过还没看,还在家里放着。
这里固然有一部分原因,是因为工作太忙了。但更主要的原因还是,我们获取信息,变得太容易了。
心理学上,有一个「替代效应」:如果两条路径,能够得到相似的结果,那长期来看,我们一定会倾向于走更加轻松省力的那条路。
亦即是说,我们会用更加轻松省力的行为,代替掉复杂又麻烦的行为。
原因非常简单:为了保存资源,以应对自然界中的种种情况,我们的大脑在一代代进化中,一直遵循着「最小阻力原则」。哪条路径阻力更小,就走哪条路径。
读书太麻烦?没关系。有的是各种服务,把书拆散了,重新整合,用最省力的方式告诉你,你甚至连脑子都不怎么需要动。
嫌书上的内容太过时?有无数的资讯平台,争着给你送上最新的资讯和消息。每天只需几分钟,就能了解「这个世界」。
觉得信息太多,太复杂,接收不过来?没事,有的是各路专家、大咖,为你做权威筛选、分析和解读,为你呈上精心制作的「信息甜点」。
不喜欢看字?没关系,还有音频嘛……
总之,你能够想到的所有理由,都会有人事先帮你想好,然后,开发出相应的产品来满足你。
你什么都不用做,只需要躺下,放松,轻点手指,打开「我们的」产品,这些信息就会源源不断地进入你的大脑。
下一步,大概就是脑后插管了吧?
我们就是在这样的宠溺中,变得越来越懒。
这会导致什么后果呢?
我们开始停止思考,期望别人代替我们思考,然后告诉我们结论。
我在豆瓣和亚马逊上挑书的时候,经常看到这样的评论:
直接看了建议和操作,以为会有什么新方法,结果还是那些东西,没有什么新意。不用买了。
—— 这样读书,是永远都学不到什么东西的。
一本书也好,一篇文章也好,它的价值,绝不在于提出具体的解决方案 —— 因为解决方案说白了,也就那些,很难真的有什么新东西。
读书的价值是什么呢?是在阅读的过程中,激发自己的思考。
通过把自己的思维跟作者同步,对比自己面临的问题和境况,看看作者是如何思考、分析、解读的,从中找到对自己有用的地方,激发自己去思考,弄清背后的机制和深层原因 —— 这才是我们需要从阅读中,不断去寻找的东西。
一本书,如果能激发你的思考,给你一点启示,帮助你找到一点位于「盲区」之外的东西,就已经算是有价值了。
读书,学习,听课,获取信息,本质上,都是一样的。
这就是为什么说,有时候,「为什么」比「怎么做」更重要的原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