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州日报全媒体记者谭敏
以前在北京上大学的时候,海淀图书城是周边学生过周末的一个好去处,淘旧书买磁带,很容易就待上半天。如今,这条200多米的大街已经成了中国创业创新资源最为密集的地方之一——中关村创业大街。
故地重游,站在街口,中国海淀图书城的牌坊还在,可是,街区的形态却完全不一样了。顺着中关村创业大街的牌子走进去,首先看到的是近日街区各种活动的告示牌,街道两边咖啡店、创业服务机构云集,写字楼里的公司名称后缀大都是创新孵化器、创业训练营、创新空间等,科创气息扑面而来。
在创业大街的展示厅里,记载着这条街2014年以来转型的“成绩单”,累计孵化团队1900家,其中独角兽企业2家,融资超过1亿元的40多家,这里每周举办创新创业活动约20场,获得融资的团队有743家,总融资额91.04亿元。可以说,中关村创业大街正是目前中国红红火火的大众创业、万众创新的集中写照。
近两年,我们无时无刻不感受到创新带来的巨大改变,出门只需要带手机不用带钱包了,共享单车、共享汽车让人们出行更方便了,各种智能化家电让人们的生活更舒适了……除了生活上的变化之外,天宫、蛟龙、天眼等一大批重大科技成果相继问世,更是让我们感知到中国科技创新的强大力量。
《政府工作报告》中提出促进大众创业、万众创新上水平,打造“双创”升级版。升级版的“双创”,意味着创业创新也要趋向高质量发展,要让众创空间、孵化器、加速器、科技园区这样的创业孵化链条在推动科技成果转化、创新人才培养、创业资本和产业融合发展的过程中发挥更重要的作用,鼓励更多的高技能人才和海外留学人员回国创新创业。集众智汇众力,跑出中国创新“加速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