朱向前:素描这个词也算是在文学层面道出了《一座营盘》的与众不同之处。其实,一部作品的风貌某种程度上也代表着作家的基本态度、基本立场。细细琢磨,一部作品可以表现出相当不同的风貌,比如热情奔放的情绪,摧枯拉朽的决心,愤怒决绝的态度,推倒一时的力量,这都是作家内心对历史、对世界的不同理解所产生的不同结果。依这一点来看,《一座营盘》所体现的是作家对国家、对军队既深爱,又沉痛的情绪,主体是深爱,但沉痛之情也灌注在字里行间,前面已经说得很明白。
西 元:陶纯的文学创作很敦厚,很生活化,这决定了《一座营盘》的基本视角和基本态度。
朱向前:很对。这样,我们就顺势谈《一座营盘》的第三个层次问题,即它的思想内涵,或者更具体的说,是它对历史的理解,及其提供的精神出路。
西 元:尽管《一座营盘》的基调很生活化,但其思想内涵却呈现出多种角度,也就是说,陶纯试图从多个方面来理解改革开放以来的社会发展和军队发展历史。最基本的方面,是从我军宗旨的立场来看待腐败问题,包括人民群众怎样看待军队腐败的事实,这其实是最朴素的立场。比如,在接待、酒宴、招标等一系列事件描写当中,陶纯反复提及这是老百姓的血汗钱,浪费血汗钱不仅是道德败坏的表现,同时将丧失人民群众的信任,这支军队也就从根基上动摇了。第二个方面,是从一系列重要国际国内事件来理解历史。比如有关我国外交事件的,台海危机、我国驻南联盟使馆被炸、南海撞机事件,还有体现世界军事变革的,如海湾战争、伊拉克战争、阿富汗战争等等。这些事件对中国军人来说,绝对不是可有可无,而是痛彻心扉的。军人生来是为保家卫国的,而这个职责都履行不了,那屈辱和疼痛可想而知。如果往历史更远追溯,百年前还有鸦片战争、甲午战争、抗日战争,中国军人的屈辱感真是太强了。《一座营盘》对这种情绪进行了表达,使得这部作品有了超越生活化层面的思想意义。
朱向前:《一座营盘》还通过对两类人思想世界的勾划,表达了作家自己的思考。一类是如布小朋、孟广俊这些军队在职中高级干部,另一类是如康又汉、张道刚这些退休的老干部。每一类人之中,又分为正邪两派。如布小朋与孟广俊在工作中的对立,如康又汉与张道刚在思想上的交锋。实际上,陶纯也正是通过这些交锋与对立,寻找着军队腐败问题的症结所在,以及寻找军人的精神出路。有些事情写得还是很深刻的,比如布小朋与孟广俊谁提后勤部副部长的民主测评结果,坚持原则守规矩的布小朋的优秀率反倒不如大手大脚敢办事的孟广俊。这个事情道出了改革开放以来军队发展的深刻复杂性,而不仅仅是停留在正与邪的对立较量层面。
西 元:以上三个层面,基本上勾勒出《一座营盘》的精神探索脉络。但还有许多精彩之笔,在此不一一谈了。可以看得出来,陶纯在这个方面做出了相当的努力,表现出相当的精神力量,使得《一座营盘》体现出了超越性的价值。
朱向前:的确是这样。如果一部作品仅仅只有揭示,而无精神探索,无论这揭示工作做得多么痛快淋漓,其精神境界也不过停留在官场小说、黑幕小说的层面,和新闻作品又有什么区别呢?如果文学干着和新闻一样的事情,文学还有什么存在意义呢?
西 元:说到底,人还是需要精神层面上的东西,需要精神出路的探索。
朱向前:最后,我们再谈《一座营盘》的不足之处,只表扬不批评,何谈评论家?
西 元:呵呵,这倒是符合朱老师一贯以来的作风。
朱向前:首先,是人物的塑造方面。孟广俊这个人物是立得住的,而作为他的对立一方,正直而又坚守原则的布小朋就显得偏弱。你看,一个后勤机关财务处长出身的人,动辄下到一线部队当主力团团长、主力师师长、基地司令,这一方面不太符合干部任用原则,同时也让读者担心呀!一个两袖清风的廉政干部可以是好的财务处长、营房处长、后勤部长,但不一定能带兵打仗啊!尤其在今天军事变革急遽,部队装备日新月异的大背景下,这样的军事指挥员显然有点所用非人。其实让布小朋一直在后勤部门发展就可以克服这个硬伤。总之,这一条线索处理得不理想。这说明了什么呢?说明作家对当前我军中高级干部的人生经历和真实的内心世界的了解和揣摩还不深不透,也说明了作家自身生活经验的缺失。这是军队作家普通存在的一个问题,对我军战略,对军事训练,对高科技战争规律等等还是雾里看花、半懂不懂。这个问题点到为止。
其次,是康又汉这一批老干部的思想世界的表达还不够有力量,仅仅是停留在光明与黑暗,或者是好与更好的对立与较量的层面,多少有点概念化之嫌。两股思想力量对立与较量的方式,固然可以达到澄清思想、表达观念的作用,但是,面对复杂的历史与现实,又自然有它局限的地方。当它表达出了一些东西的时候,同时又会忽略,或者说是遗漏另一些东西。当你追求在斗争中展现出来的力量时,反而失去了生活本身呈现出来的厚重感。我觉得这就是康又汉这一批我军老干部形象塑造时存在的问题的根本原因所在。如此看来,对当代军人内心世界的深切理解还真是件不容易的事情,需要持久地下功夫去体验才行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