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哈耶普”即哈佛大学、耶鲁大学、普林斯顿大学,这三所大学被誉为美国大学的“三驾马车”,可见其作为一流名校在美国的地位。那么。这三所大学是如何成为美国名校中的中流砥柱的呢?这一切还要追根溯源,从头说起。
我们要回到之前的那段时间——镀金时代,具体来讲就是19 世纪末。这里有一点不同于大家的认知,常春藤盟校并非一直以来就是富家子弟的专属。在美国南北战争之前,常春藤盟校是规模较小、区域性较浓的学校。在校就读的学生中,有少部分人确实是绅士的后代或他们本身就是新绅士,但更多的富家子弟并不会考虑选择这些学校。在当时那个年代,美国还是一个以农业为主的社会,整个国家的经济仅由几大块区域性经济构成,因此富家子弟的数量也是非常有限的。
在南北战争结束之后,E. 迪毕 • 波茨尔(E.Digby Baltzell)在他的著作《新教当权者》(The Protestant Establishment)中谈到了慢慢改变的格局:工业经济的爆炸式发展,催生了新的财富以及财团控制的政府。铁路系统把原来分散的区域连成了整体的网络,区域经济演变成国家经济。原有的地方性精英开始意识到,应该成为全国性的精英,并想方设法巩固自己的阶级地位。新贵们需要通过交际让自己成为被众人接受的贵族;与此同时,面对来自南欧和东欧汹涌的移民浪潮(这些移民大部分是天主教徒和犹太人),所有的新贵为了竭力保护自己的阶级地位,上层社会开始了强大的反犹太教和反天主教的运动,其中最有名的一个阶层是新教徒的盎格鲁 - 撒克逊裔美国人。
盎格鲁 - 撒克逊贵族为自己的阶层创建了形式丰富的学府和机构。格罗顿学校于 1884 年成立 , 它虽然不是新英格兰地区的第一所大学预备学校,但它却是第一所模仿英国贵族学校而建立起来的学校。《社会登记》(The Social Register)于 1887 年开始出版。美国革命女儿会(Daughters of the American Revolution)于 1890 年成立。在很短的时间内,贵族们开始逃离大都市,向乡下搬迁,如费城的主线就是新的聚居地,全国性乡村学校的创建也拉开了序幕。
当时的哈佛、耶鲁和普林斯顿各自都开始招兵买马,书写自己的历史:哈佛是“黄金海岸线”富家子弟的聚集地 ;《耶鲁的斯托弗》(Stover at Yale)是当年相当有名的一本关于耶鲁本科生生活的小说;普林斯顿的F.S. 菲茨杰拉德(F.Scott Fitzgerald)是《了不起的盖茨比》的作者。
这类精英学校为富裕家庭的年轻绅士们提供了极其重要的平台,方便了他们与来自全美各地的类似背景的家庭搭建人脉,巩固自己的价值系统,并相互认可彼此在社会顶层的地位。
与此同时,大学为了吸引新贵,着手弱化自己给人的“书呆子”形象,大力鼓励课外活动。而体育,特别是竞技类运动,比如能够充分彰显“男子汉”形象的美式橄榄球,也就是在那段时间诞生并一直延续到现在的。
而这种手段在当时取得了立竿见影的效果:哈佛从 19 世纪 60 年代每年招收 100 名学生扩展到 1904 年每年招收 600 名学生。然而,学术被抛到了窗外 , 只有少数人会认真对待它。派对、恶作剧和高人一等的心态开始在学校的主流生活和社交圈蔓延,同时来自大学预备高中的学生成了大学主力军。借用杰罗姆 • 卡拉贝尔(Jerome Karabel)的话,“哈耶普”三驾马车,正是在 19 世纪的 80 年代奠定了它们龙头老大的地位,为其他学校设立了风向标。
在随后的数十年间,大学的录取机制不断演进,到了1965 年,恰好是第二次世界大战后美国的婴儿潮开始进入大学,成为美国大学招生录取的转折点:从原有的贵族制进入了崭新的任人唯贤、精英领导制;从阶层、“人品”、人脉转向了考试和成绩。但即便如此,“哈耶普”也始终成为名校风云中最耀眼的存在,成为招生这场没有硝烟的战争中,最受追捧的选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