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大步”励志教育简介
在中国,德育的实效性,一直是困扰学校和教师的一个重大难题。
对于德育的实效,课题组在多项国家德育课题研究的理论基础上,进行了十余年的实践探索和创新研究。“三大步”励志教育,就是解决德育实效性的核心研究成果。专家称:“三大步”励志教育,树立了德育的里程碑。
2009年7月9日,国家教育部门全国教育科学规划领导小组办公室,对“三大步”励志教育规划立项为“十一五”重点课题,课题批准号为FFB090628。
德育理论认为:道德是由道德认知、道德情感和道德行为三个层面构成的统一体。课题组经过理论和实践研究,采用了以励志为主导的三个切实有效的德育方法进行道德教育,这三个方法合称为“三大步”励志教育。
第一步,集体朗读励志信,对应于道德认知层面。课题组把道德认知的内容编写成励志信,因为励志信的神秘和权威,增加了学生对内容的认同度。励志信的朗读,要求每天早中晚读三次,同样的内容需要重复二十一天,大量的正能量输入,强化学生的道德认知。
第二步,填写成长记录,对应于道德情感层面。《论语·学而》中讲“吾日三省吾身”;《荀子·劝学》中说:“君子博学而日参省乎己”,因此,道德情感的反省是道德价值观形成的重要阶段。经过常态的学生填写和导师批阅,成长记录为学生形成正确的道德价值观奠定坚实基础。
第三步,行为的自我评价,对应于道德行为层面。具体做法是:学生每天对励志成长的进步、树立好习惯的成功进行自我评价,给自己打分:“极好”记4分,“很好”记3分,“好”记2分,“差”记1分。简单易行的评价办法,促使学生自我督促、自我监督、自励成长。
经过理论论证和实践验证,这种基于道德认知、道德情感和道德行为的常态化“训练”,可以作为一种标准模式,有效开展学校德育工作。
这种德育模式,对于德育有效性的贡献主要在于:对道德认知进行了高密度地重复,将正能量输入了潜意识。
习惯,是在潜意识支配下的行为,而反复刺激是改变潜意识的极好办法。一个德育主题,在“三大步”励志教育的德育模式中,持续进行二十一天,每天三次,同样的道德认知内容重复六十多次,大量的重复、高强度的正能量输入,成为学生改掉坏习惯、树立好习惯的强大动力。
根据调查:实验校的学生通过“三大步”励志教育,明确了人生意义、确立了理想追求,由被动学习变为主动学习,逐步养成了良好的学习生活习惯,普遍表现为自觉自律、自理自立、积极自信、阳光向上。
励志教育带给实验校的变化表现为“四个转变”:第一是从关注学习成绩到关注全面发展的转变;第二是从面向少数学生到面向全体学生的转变;第三是从“班主任育人”到全员育人的转变;第四是从成就学生到解放教师的转变,学校实现了真正意义的跨越发展。
让我们加强学校德育,推行励志教育,让学生用自己的力量成长。
经过10年的实践研究,全国百余所实验学校有话对您说:实施励志教育,让学生用自己的力量成长,落实道德教育,打造学校核心竞争力。欢迎关注课题组历经18年的研究成果、德育创新案例:“三大步”励志教育育人模式。
整体构建学校励志教育体系
学生励志体系——学生励志每日三大步
第一步【读】,三读励志信,让正能量充满全身;第二步【思】,填写成长记录,吾日三省吾身;第三步【行】,自我评价行为,使好习惯天天见。使用《励志册》《成长册》。
班级课程体系——励志教育课程化
依托《课程册》,使各年级班会课系统化。借助课题组的资源,使班会课每周更新。
导师育人体系——全员育人导师制
导师育人每周三大步:第一步,批阅成长记录(《成长册》);第二步,开展一次主题活动(《活动册》);第三步,指导一位同学的学习和成长。
VIP服务体系——常态化的个性服务
通过专业软件,对不同学段的学生进行霍兰德职业规划评测指导、mbti性格评测指导、学科选择指导、大学专业选择指导;提供教师评课系统和励志教育每学期的质量评测等。
课题组对道德认知内容的认同度研究
德育,是教育工作者组织适合德育对象品德成长的价值环境,促进他们在道德认知、情感和实践能力等方面不断构建和提升的教育活动。但是,学生对道德认知内容的认同或抵触、顺从或违逆,是德育能否顺利进行的前提,教育者更多期盼的是认同和顺从,而不希望是抵触和违逆。还有,对道德认知内容的“不以为然”和“无所谓”的漠视在校园里比较普遍,“低调”得可怕。基于此,课题组作为核心课题,进行了长期的研究,提出“集体朗读励志信”的设想,经长期的实践证明,学生对励志信承载的道德认知内容有较高认同度。
一、由于神秘而产生认同。青少年好奇心强,对神秘的事物因好奇而产生探秘心理,因此“神秘答案”对其内心具有较大的“猎获力”。励志信装在信封里,信封装订在《励志册》中,《励志册》的栏目设计、故事导入、漫画穿插、装帧设计,可以说别出心裁,抓住了中学生好奇的心理。同样的话题,同学们很想知道励志信怎么说;同样的问题,同学们想从励志信里找答案;而且调查发现,同样的内容通过励志信的方式传授,学生极少有抵触情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