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标题:授予股票浮亏获回购兜底 多家公司拟终止限制性股票激励)
⊙记者 覃秘
差不多半价授予的股票亏损了,上市公司竟然回购注销,这种“好事”到底该怎么看?随着市场的持续调整,越来越多的激励计划陷入亏损,部分公司有意终止激励为员工兜底,然而,利益冲突和争议也接踵而至。
华平股份的争议就相当直接。该公司今天披露,在董事会审议《关于终止实施2016年限制性股票激励计划暨回购注销已授予但尚未解锁的限制性股票的议案》时,有董事投出反对票,三点反对理由中有一条为:此举损害了其他股东的利益,没有做到公平对待所有股东。
据华平股份披露,近期受宏观经济及市场环境变化,公司股票价格发生了较大的波动,原激励计划难以达到预期的激励效果。经审慎考虑,公司董事会拟终止实施激励计划并回购注销143名激励对象已获授但尚未解锁的限制性股票共计530.11万股。
简单说,华平股份已经授予的这些限制性股票目前处于浮亏状态。据查询,2017年度公司限制性股票的授予价格为4.41元/股,而公司最新股价为3.40元。
这种倒挂会造成一种典型的“负激励”。针对前述董事的异议,华平股份另一名董事方永新解释称,股权激励的初心是为了激励员工,而现在员工的利益都不能保证,何来激励一说?如果这次股权激励计划不能终止,员工是会离职的,公司的员工就会流失,那么等于公司的核心价值就在流失。
从实际情况来看,离职确实可以回避这个看得见的损失。据华平股份8月17日公告,由于有17名激励对象不再具备相应资格,公司将其持有的已获授未解除限售的合计43.1万股限制性股票进行回购注销,回购价格为4.39元每股(持股期间有利润分配)。据公告,这17名失去资格的对象中,有16名激励对象离职,1名激励对象被选举为公司监事。
华平股份遇到的困境并不罕见。据上证报资讯统计,2017年以来已经实施授予的476例限制性股票激励计划中,有53例目前处于浮亏状态,占比约11%,其中浮亏比例超过10%的公司有30家,少数几家公司的亏损比例更是超过30%。
让员工亏损当然不符合公司的初衷,最为直接的挽救措施就是“终止”。据上证报资讯统计,8月份以来,已经有近10家公司提议终止限制性股票激励计划,包括宜通世纪、科达股份、三泰控股、安科瑞、三星医疗、中来股份、运达科技等。终止理由多数是:限制性股票授予以来,公司股价发生了较大波动,原激励计划较难达到预期的激励效果。
有券商人士认为,作为一种激励手段,限制性股票计划并不能保证赚钱,亏损了就离职并不符合契约精神,上市公司的这种做法也值得进一步探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