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于阅读量相对较少的孩子,我会教他们一些方法,比如:整理自己的书柜,给自己每月的书单做阅读计划,到了月末做登记和总结。还会教他们一些小技巧,比如:让他们把计划要读的书放在床头柜上,方便拿取。
我对学生说,6年之后,你要成为一个独立成熟的阅读者,要能够在没有外在督促力的情况下,可以自发自觉地读书。
长期保持阅读,可以让他们对书本产生亲切感,对他们而言,这是一生的财富。这种从小锻炼出来的阅读速度、阅读思维,以及适合自己的阅读习惯,能够帮助他们进入中学之后,很快适应高强度的学习,即便再多的学习任务,也依旧能够保持阅读,就连课间10分钟,都能看个数十页。
学生在课间休息看书
3
工具三:班级读书会
我的班级读书会一周一次,定时定点开展,书目不定。
因为读书活动要有设计感才能引起学生的兴趣,所以我们的读书会形式很多样:
有“故事会”形式,由老师主导,配以PPT,在一二年级时大量讲故事;
有“期刊共读”形式,我们订了很多期刊,如:《学语文之友》,鼓励孩子参加栏目互动,孩子们会主动投稿或主题约稿;
有“分享交流会”,没有固定的主题;
有“读后感点评”形式,主要评讲学生所写读后感;
有“读书总结会”形式,教他们如何总结读书方法,还会评选读书明星;
有“整书导读”形式,即是整本书阅读的指导;
还有“书影结合”形式,将阅读与影视欣赏相结合;等等。
除了以上形式,每个年级孩子的心理和阅读积累是不同的,所以不同年级的阅读肯定也有不同的形式。
低年级
“怎么介绍一本书”主题活动是一年级必须开展的,不仅要教孩子,也教家长。
我会分步骤,让他们一步一步跟着做。第一步,教他们如何拿书,怎么介绍书的封面名字、作者、出版社、扉页、版权页、字数统计;第二步,教他们看目录,主要内容介绍;第三步,教他们在读书交流会上介绍自己看书时最感兴趣的一点,可以是最感兴趣的一个人物,也可以是他最感兴趣的一个章节;第四步,如果孩子喜欢朗读,还可以上台选取自己喜欢的一段内容朗读给大家听。
杨老师课堂指导学生
也正是在这样的教学中,我才发现,其实教小朋友的时候,特别需要给他一个范式,让他去模仿。等熟悉了范式后,他慢慢就会变式,今后也就会用更多样的方法介绍自己的书了。
中高年级
从中年级起,我们就开展整本书阅读了。如四年级,我会带他们阅读《去远方成长》一书,书中讲述了一位父亲带着他的孩子骑行去西藏的故事,读这样的书也是借此鼓励他们读万卷书,也要行万里路,要在生活和旅途中成长。
还有一次让学生们共读一本关于犹太人家庭教育的书,叫《特别狠心特别爱》,书的内容是关于犹太家庭的财商管理故事,书中还传递了“要教孩子从小独立自主”的教育理念。
记得有个学生看完书之后也想要挣脱父母温暖的怀抱,就萌生了创业开淘宝店的想法,加上父母的支持,他成为了年纪最小的淘宝店店主。做到小学毕业,挖到了自己的第一桶金,赚了上万元。
还有个五年级的学生在分享会上推荐了一本《安心的义工旅行》,倡导同学们要多做义工,多多关注社会,参与社会实践。他毕业时还把这本书捐了出来。
正好每年我会参与了一个定期的义工活动,给资源相对缺乏的学校捐书,在这位学生的分享之后,学生也踊跃参与我们的义工活动,而且他们父母也十分支持,都自发自愿的带着孩子一起前往捐赠。多带学生参加这样的社会义工活动,学生的社会责任感自然而然地就加强了。
当然除了范式,读书的仪式感也很重要。每个班级的读书会都有专属名字,像“番茄读书会”、“毛毛虫读书会”等等,学生还会给自己的班级读书会设计Logo。
学生在读书会上分享
如今,我的学生对读书分享会已经产生了一种仪式感,每周到了读书分享会的固定时间,他们就会自行的布置读书会现场,准备黑板报的设计,根本不需要我去提醒,非常自觉。定时定点的读书会带给他们的这种仪式感让他们意识到读书的重要性,反过来,重视读书也让他们非常重视这种仪式感。
毕业之际
到了6年级,我跟学生说:建议即将毕业的同学列一个推荐书单,把好的书分别推荐给低年级、中年级、高年级的学弟学妹。或者毕业的时候,给学校捐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