對鄉農村信用社支農服務情況的調查報告_對鄉農村信用社支農服務情況的調查彙報
一、賢庠信用社支農基本情況 最近,我對賢庠農村信用社支農服務情況進行了一次問卷調查。調查選擇了農戶、種養大戶、個體工商戶以及農村經濟組織共102戶,其中純農戶50戶,占55.9%;種養大戶11戶,占10.8%;農村個體工商戶25戶,占24.5%;農村經濟組織9戶,占8.8%。調查顯示,農村信用社圍繞農民增産增收這個中心,立足服務“三農”,切實加強管理,增加信貸投入,在促進本地農村經濟發展的同時,自己的服務質量和服務水平也得到了明顯提高。具體情況綜述如下:
1.增加信貸投入,成爲“三農”資金供應主渠道。據對102戶調查顯示,有78戶表示向信用社借款是其解決生産、生活資金的最主要渠道,占被調查戶的76.5%;有99戶在農村作用社借過款,占被調查戶的97.1%。
2.不斷簡化貸款手續,爲支持“三農”發展提供優質服務。近幾年來,信用社在切實轉變觀念、積極籌措資金、增加信貸投入的同時,深入農戶,及時了解農民的心志,努力簡化貸款手續,切實爲農民提供優質服務,得到了廣大農戶的肯定。例如:在黃避岙鄉塔頭旺村實行送貸上門、農戶聯保的模式;在轄區範圍内評定“信用戶”、“信用村”,實現農戶随到随貸的方式。
3.切實加強支農宣傳,助推服務功能增強。爲使群姓嬲私廪r村信用社的性質和服務宗旨,真正發揮民主辦社、群斜O督作用,從而更好地服務于農業和農村,賢庠信用社通過臨櫃宣傳、标語等各種形式廣泛宣傳,取得了一定成效,使農民對農村信用社的認識逐步得到了提高,農村信用社在農戶中的形象也得到了一定的改變。據調查顯示,102戶調查戶中有98戶表示有錢願意存入農村信用社,願意向農村信用社借款,分别占被調查戶的99%。對貸款種類,有70戶占68.6%的調查戶表示清楚,隻有3戶2.9%的調查戶表示不清楚。因此,近幾年賢庠信用社存、貸款業務發展較快,支持本地經濟發展能力明顯增強。
4.切實加強信貸管理,力促農民信用觀念轉變。農民信用觀念比較差一直是影響賢庠信用社及其他信用社發展的一個主要因素,爲此,在縣職社動員下,信用社把培養農民的信用觀念作爲一項重要工作來抓,使廣大農戶還貸意識增強。據調查顯示,102戶調查戶中有94戶表示能按期歸還農村信用社借款,占92.2%,隻有8戶7.8%的調查戶表示不能按期歸還貸款。
二、農村信用社支農服務中存在的主要問題
1.服務對象不廣。據調查看,仍有卸嗟霓r戶、個體工商戶,沒有把農村信用社作爲貸款的首選機構,從存款看,本地同有一家農行的儲機構,其存款效益與賢庠信用社不相上下,說明許多農戶事實上沒有把農村信用社作爲存款的首選機構。102戶調查戶中隻有51戶表示在農村信用社有存款,占50%,另有50%的農戶在農村信用社根本沒有存款。
2.服務層次不深。受信貸管理制度、經營目标考核等因素的影響,當前賢庠社在信貸投入上存在重傳統業務輕新業務、重生産輕消費、重農戶輕其他的問題,貸款用于生産(含基本生産與擴大再生産)的87戶占76.5%,貸款用于生活消費的15戶占23%,其中上學爲5戶,建房爲7戶,其他2戶。
3.服務力度不夠。主要表現爲農民貸款難問題依然存在,此次102戶調查戶中,分别有24戶占23.5%和27戶占26.5%的調查戶表示向農村信用社貸款偏難和辦理借款手續不夠方便。
三、改進支農服務幾點建議
1.切實轉變思想觀念,堅定支農信念不放松。随着國有商業銀行網點在農村的日益萎縮,農村信用社在農村金融中的地位日益重要,這正如朱總理指出的,農村信用社要成爲農村金融的主力軍爲達到這一目标,農村信用社員工一要主動下鄉(村),多了解農戶、個體戶和農村經濟組織的生産經營狀況;二要切實加強對信貸政策的宣傳力度;三要努力提高自身素質,不斷提高服務水平;四要正确處理防範化解風險與支持農村經濟發展的關系,及時增加對“三農”信貸投入。
2.準确定位經營方向,堅定服務目标不放松。即始終不渝地爲農業、農村、農戶提供優質服務,合理掌握和調整貸款投向,努力增加信貸投入,大力開展消費信貸業務。
3.靈活掌握經營方式,堅定優化服務手段不放松,要大力推進小額農貸,進一步推廣使用貸款證,采取“一次核定,随用随貸,餘額控制,周轉使用”的原則進行管理。二要積極推廣農民聯保貸款制度,切實解決農民貸款擔保抵押難的問題。
延伸閱讀:
關于農村信用社服務三農調查報告
農村信用社是農村金融的主力軍,如何發揮農村信用社支持農村經濟發展的作用,是銀監部門關注的一個重大課題,本文拟從爲“三農”服務的要求來探讨農村信用社改革取向的問題。
一、農村信用社改革的曆程及其評價
我國農村信用社發展大緻經曆了四個階段,一是農村信用社組建和發展階段(1951-1959),基本保持了合作制的性質。二是反複和停滞階段(1959-1980)。農村信用社下放給社隊,成爲計劃經濟體制下農村籌資和分配的主要渠道。三是農行代管階段(1980-20xx)。信用社歸農行管理,兩套編制,兩本賬薄。農村基層信用社入股組建縣聯社,信用社與縣聯社爲兩級法人體制。四是20xx年至今。20xx年信用社脫離農行,開始恢複合作金融性質。20xx年x月,國務院發布《關于農村金融體制改革的決定》,農村信用社正式脫離與農業銀行的行政隸屬關系,逐步改變爲“農民自願入股,社員民主管理,主要爲社員服務”的合作金融組織,并由中國人民銀行對其進行監督和管理,之後進行了一系列理順外部關系、明晰産權、強化内部管理的改革。
從20xx年以來迄今爲止的改革實踐看,我國信用社有三種形式:農村股份制商業銀行;農村合作銀行;信用合作社。盡管農村信用社經過一系列改革,但無論是股份制商業銀行、合作制銀行,還是信用合作社,離完善的産權制度仍有一定距離。縣聯社統一法人形式,沿襲了原有的信用社産權結構特征,仍存在所有權缺位的問題,民主管理有名無實,成立縣聯社統一法人,使信用社離農民越來越遠,對信用社的參與程度越來越低。在信用社擴大規模和信貸業務高度專業化以後,信用社的民主管理更加難以實現。在省聯社與縣聯社之間,在組織形式上,省聯社是行業自律組織,承擔着規範與管理縣聯社的職責,而實際上,縣聯社是省聯社的股東,作爲一級法人,它有合法經營的自主權,省聯社對縣聯社的管理成了法人管法人,會出現縣聯社不服管的局面。就股份制商業銀行來說,募集的股本中,中小股東所占股本比例太小,而法人股東尤其是政府股份占較大比例,可能造成内部人控制或者是政府對信用社的行政幹預,爲信用社偏離其經營目标埋下了隐患。合作制銀行的改革形式,也存在一定的問題,合作制中,自然人股東多,股本小,農民的無知和對合作社的不關心,使信用合作社的民主管理無法落實。而且,一人一票的表決方式,使大股東也沒有對合作銀行的實際支配權,而成了行長說了算。
二、農村信用社改革對農村經濟發展的影響
(一)積極影響
1、農信社交由省級政府管理,使地方政府與信用社的關系從行政幹預到對其負責。
農村信用社交由省級政府管理,一方面有利于落實管理責任,發揮地方政府的作用,幫助農村信用社改善經營和發展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