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是一個文化曆史悠久的國家,這不但表現在時間的跨度長,而且内涵的豐富多彩。但是,曆史記載當中還有許多我們隻能聞聽而再也無法感覺和觸摸到的文化寶藏,例如和氏璧與傳國玉玺、華佗的《青囊書》、阿房宮的雄偉以及《蘭亭序》等等名物。對這些曆時千年以上的文化損毀所留下的空缺,我們除了留存在心頭的遺憾而外,隻能一遍遍地默念着她們的名字,将她們牢牢地記在心間了。
一:和氏璧、傳國玉玺的失落
和氏璧是中國曆史上最富有傳奇色彩和最珍貴的一塊寶玉石。迄今爲止,沒有任何一塊玉石能珍貴到與它相提并論。
早在春秋時期,它就與“随侯之珠”一起并列爲當時中國的兩大奇珍了。發現它的卞和也因爲和氏璧而聞名古今。卞和不僅因爲遭到楚厲王、楚武王的誤解而失去了雙腳,更因爲楚文王聽從了他的解釋而剖開了璞石最終發現了這塊寶玉,并用他的名字命名了寶玉而獲得了生命的價值。随着秦昭王願意用十五座城來換取這塊寶玉的故事流傳開來,和氏璧的身價扶搖直上。最終被“千古一帝”的秦始皇用作了傳國玉玺,成爲檢驗一個“帝王”是否正統的唯一标準。
曆史上對和氏璧的材質有各種猜測:有認爲是和田羊脂白玉的,有認爲是夜明珠的,也有認爲是陝西藍田玉的。史書上稱它“側而視之色碧,正而視之色白”。把它放在黑暗處,它能熠熠發光,能除塵埃,能避邪魅,因此又稱“夜光之璧”。可見确有它的珍奇、稀罕性。一九八三年工程師郝用威在全國地史報告會上稱:“和氏璧即是月光石,産于神農架南漳西部,沮水之發源地板倉坪、陰峪河一帶”。再次引起了近代人渴望了解和氏璧的由來、傳說和質地的好奇心。
和氏璧和由它制成的傳國玉玺在中國曆史上斷斷續續流傳了很長的時間,直到五代十國時期的後唐。
當時石敬塘引契丹軍攻至洛陽,後唐末帝李從珂懷抱傳國玺登玄武樓自焚,傳國玉玺就此失蹤,再也不見了蹤影。
從那時以後的各朝各代,都是當朝的帝王自己刻制自己的玉玺,再也沒有能得到曆朝曆代都認可的真正的“傳國玉玺”了。這個損失之重,對中華民族的文化曆史來說是多麽的巨大,誰都能掂量出其中的分量來。
而傳國玉玺到底是什麽材料制成的,恐怕真的成爲一個千古之謎了。
二:焚書坑儒與先秦文化的失落
秦始皇統一中國後果斷采取了一系列有利于統一國家的政策,對穩定當時的政權起到了很好的效果。但這些政策也産生了不可預計和估量的一些後果,深刻地影響了中國的曆史和文化,甚至對此造成了不可彌補的損失。人人皆知的“焚書坑儒”就是這樣的一個事件。秦始皇三十四年(公元前213年),始皇在鹹陽宮置酒宴飲。
博士仆射周青臣當面頌揚始皇,稱其“神靈明聖,平定海内”、“以諸侯爲郡縣,人人自安樂”、“自上古不及陛下威德”。博士齊人淳于越則不以爲然。他認爲:古時殷周分封子弟功臣,故能長有天下。“今陛下有海内,而子弟爲匹夫”,一旦有事,誰來救助?爲此,他主張以古爲師,認爲“事不師古而能長久者,非所聞也。”
本來議論朝政意見相左是正常的事情,甚至是對朝政有好處的事情。但時任丞相的李斯卻出于自己的利益考慮,向秦始皇進言:五帝不相複,三代不相襲。不同的時代,有不同的治國措施。“今陛下創大業,建萬世之功”,三代之事,何足效法!因此,李斯建議禁止私學,規定“若有欲學者,以吏爲師”。天下“書同文、車同轍”,一切以秦國的标準爲是。除了《秦史》之外,六國的史書全部焚毀,除了秦史官保存的詩、書、百家言和農、醫、蔔筮等書之外,凡民間所藏之書全部焚毀。秦始皇被“建萬世之功”的言論所蒙蔽,遂同意了李斯的意見,下令焚書。“書同文”後,則統一按照李斯的小篆體寫字。六國以各自書體所記錄的全部書籍、手稿、政令、文件等均被付之一炬。秦小篆前六國所書的大篆從此再也無人能識。
就在焚書的次年,即秦始皇三十五年(公元前212年),又發生了一起“坑儒生”的事。公子扶蘇受到牽連被叱到邊塞去了。天下便一步步落到了秦二世、趙高等人的手裏。秦始皇想借“焚書坑儒”來達到穩固自己江山社稷的目的并沒有達到,李斯想借“焚書坑儒”來爲自己揚名立萬的目的也随着自己被趙高“腰斬”而徹底落空了。經曆這一場中國曆史上的文化浩劫後,中國到底損失了多少曆史記載、文化典籍、宮廷記事和民間傳奇故事等無法估量的曆史寶藏,至今也沒有人能夠統計得出來。要不是孔聖人家中的影壁裏藏着《尚書》,“五經四書”恐怕就要少一經了。
這不能不算做中國曆史上的一大文化浩劫帶來的千古遺憾。
三:阿房宮的損毀
秦始皇修建的阿房宮是曆史記載當中最爲雄偉的宮殿建築了。無論是前三代還是後來直到清末的兩千多年間,再也沒有任何古代的建築可以和阿房宮相比較高低了。秦始皇統一全國後,國力日益強盛。始皇三十五年(前212年),在渭河以南的上林苑中開始營造朝宮。由于工程浩大,始皇在位時隻建成一座前殿,即阿房宮。據《史記·秦始皇本紀》記載:“前殿阿房東西五百步,南北五十丈,上可以坐萬人,下可以建五丈旗,周馳爲閣道,自殿下直抵南山,表南山之巅以爲阙,爲複道,自阿房渡渭,屬之鹹陽。”其規模之大,勞民傷财之巨,可以想見。
秦時一尺約合0.23米。以一步合六尺,三百步爲一裏計,阿房宮的前殿東西寬當約六百九十米,南北深進一百一十五米,占地面積約八萬平方米,容納萬人自然綽綽有餘了。相傳阿房宮大小殿堂七百餘所,一天之中,各殿的氣候都不盡相同。如今在陝西西安西郊三橋鎮以南,東起巨家莊,西至古城村,還保存着面積約六十萬平方米的阿房宮遺址。
可見,阿房宮宮殿之多、建築面積之廣、規模之宏大,是世界建築史上無與倫比的宮殿建築。
唐代詩人杜牧的《阿房宮賦》寫道:“六王畢,四海一,蜀山兀,阿房出。”
在這裏,杜牧把阿房宮的誕生與六國的覆滅直接聯系起來,可見在秦覆滅一千多年後的唐代,阿房宮之雄偉大氣的形象還深深影響着那時的人們。其“覆壓三百餘裏,隔離天日。骊山北構而西折,直走鹹陽。二川溶溶,流入宮牆。五步一樓,十步一閣;廊腰缦回,檐牙高啄;各抱地勢,鈎心鬥角。盤盤焉,囷囷焉,蜂房水渦,矗不知其幾千萬落。長橋卧波,未雲何龍?複道行空,不霁何虹?高低冥迷,不知西東。歌台暖響,春光融融;舞殿冷袖,風雨凄凄”的氣勢,借杜牧的《阿房宮賦》流傳于千年後的今朝,至今仍令人想入非非。